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完善北交所,超前适度基建,谁会是资本市场创新的受益者?

完善北交所,超前适度基建,谁会是资本市场创新的受益者?

单仁行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1990天 01 在设立北交所后,陆续的配套政策也基本确定,北交所上市公司会来自于新三板的精选层。 而精选层的投资门槛是100万,创新层150万,基础层200万。 同时,各地的经济贸易改革和超前适度基础建设也陆续实施。 这些举措有什么用意呢?会对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02 我们先来听听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看法。 在我30多年投资中,经历几十家交易所开张和整顿,最多时候中国有30多家交易所,我还曾任交易所的红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1990

01


在设立北交所后,陆续的配套政策也基本确定,北交所上市公司会来自于新三板的精选层。


而精选层的投资门槛是100万,创新层150万,基础层200万。


同时,各地的经济贸易改革和超前适度基础建设也陆续实施。


经济贸易改革和超前适度基础建设


这些举措有什么用意呢?会对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02



我们先来听听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看法。


在我30多年投资中,经历几十家交易所开张和整顿,最多时候中国有30多家交易所,我还曾任交易所的红马甲。


每个交易所都是推动社会资源的调配,从去年反垄断,对互联网平台的整治开始,一系列的政策一个个被释放。


这边刚刚落地了千亿的共同富裕,那边就推出了专精特新的北交所,大力扶持“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制定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溢出的一部分机会被中小企业接走了。


一直以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都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资本为什么愿意投资手上的资本?


一般早期投资的风投,绝大部分资本都是冲着收益而来,而且基金投资期限是有限制,一般是3+2年的5年,或者5+2的7年。


在成功上市之后,风投资金和募集基金通过上市退出,收获投资收益,同时也成就企业,成就了投资者,一举两得。


但是,由于之前新三板的各种政策和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要达到科创板、创业板的门槛是不低的,盈利都要达到5000千万以上或者市值超过10亿。


科创板、创业板的门槛


说实话,有这样盈利能力的企业,银行贷款、风投都是不缺的。


如何让资本去支持细分行业里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


1、北交所定位非常清晰,将重点放在了“专精特新”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多次建议和通知,鼓励各地支持专精特新小企业发展。


2019年起,工信部分三批发布了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名单,总计4762家中小企业上榜。


究竟什么是“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大家看看自己有没有对的上号?


“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专业化:主要特征是产品用途的专门性、生产工艺的专业性、技术的专有性和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具有专业化发展优势。


精细化:主要特征是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特色化:主要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域特点或者特殊功能的产品,主要特征是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化。


新颖化: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研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特征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经过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筛选,具备北交所上市标准和专精特新称号的新三板企业总共有86家,主要分布在5个行业:


工业类企业27家;

信息技术企业22家;

材料类企业18家;

消费类企业12家;

医疗健康企业共7家。


大家可以看看,哪个可以作为你的对标,哪个可以作为你的合作伙伴。


哪个可以作为你的合作伙伴


2、设立投资者门槛。


投资者门槛的作用是为了保护投资者。


企业盈利越强,投资者门槛越低,企业盈利越弱,投资者门槛越高。


在主板上市的企业,企业盈利能力高,对于投资者,不可预测的风险比较小,投资者几乎没有门槛,流动性很强。


盈利能力相对弱的科创板、创业板,管理层就要提高投资者的门槛。


新三板精选层的投资者门槛定为100万元,低于新三板创新层的150万元和基础层的200万元。


新三板精选层



预期北交所投资者门槛的会降低,会大大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相对较高,企业市场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我们可以看看同时具备北交所上市标准和“专精特新”称号的新三板企业,市盈率PE仅为24.5倍。


同期可类比的创业板指平均PE是56.5倍,科创版平均PE是62.8倍。


未来,能成功挂牌北交所的企业,会有较大估值的溢价空间。


溢价空间


3、就是运用股权吸引高端人才,实施同舟共济的股权激励。


那么,如何才能从0到1,从1到新三板,再从新三板到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我相信这是很多中小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1)首先是参考“专精特新”创新方向,提升系统化经营的能力,建立企业运营系统,例如销售管理系统、客户CRM、ERP等。


我走访过上百家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我发现有些个别的营收上亿的企业,还是用纸质的客户资料,或者用Excel软件,这样对于客户挖掘和销售员变更、客户关系转移里,都容易出问题。


目前简单的有像企业微信这些小型客户管理系统SCRM,对于提升中小企业销售业绩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做大了之后,可以再升级功能更强大的付费客户管理系统。


(2)有规范化经营的意识。
要上新三板或者北交所,首先就要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系统,这个财务系统,不是每年年审向工商局报账的简单系统,或者外包记账的模式。
我看到很多中小企业规模不小,但是没有用类似像金蝶的财务系统,无法做到财务规范,就算你做的再大,上市也是无门的。
还有就是法律方面,我在投资和并购企业之前,都会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我会外聘律师、财务人员审计财务,也会看公司前20大客户的合同,验证这些业绩的真实性。

法律方面


这也是券商给企业上市辅导必走的流程,在以往文章我也分享过详细的尽职调查的明细项目。
还有就是在税务方面一定要清晰。


我认识多家企业在IPO中被发审委刷下来,都是有个共同问题,就是有大量的现金交易,无法提供进出税项的发票,像连锁消费行业,这是一个通病了。


解决办法要么补税,要么重新设计公司组织架构、商业模式,处理客户、加盟商、上市主体之间的关系,重新运营三年,用新的财务数据报备上市。


大家看到很多连锁消费公司为什么上不了市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3)需要专业的外部高端智囊团队。

外部高端智囊团队


每当企业走上一个台阶,首先是战略和眼光都需要上一个台阶,这个时候就需要不同高度、不同专业的专家智囊团,给企业出谋献策。


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逐渐提高,侧重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升,从“做大做强”转向“做细做全”。


在中国制造业逐步从“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弱品牌)走向“三高一强”(高付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强品牌)的产业升级道路上,中小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希望我们读者有机会成为国家资本市场创新的受益者。


03


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位企业家、单仁行专栏作者士老帽老师的看法。


听说,北京证券交易所将落户北京西城区金融街的消息一经传出,刚刚被打压的学区房转眼就迎来了金融利好。


当下,疫情所致的中国经济,正在向以内需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发力。


基于高效调动公共资源,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三次分配刚刚拉开帷幕。


秉承“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运行环境改造方案,正在进入实现下一个百年大部署。


曾经,以更市场化的强力方式,助力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虹藏不见”,一国之内,难逃内部竞争激烈。


新三板到科创板,到底有没有达到目的,实现愿景呢?


愿景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股票“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也是曾经,科创板为破解企业困境提供的绝佳方案,造就了一批细分领域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的财富效应,打造出一批小而精的产业,实在功不可没。


用关键突破手段,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在今天看来,是不是失算了,失手了,还不得而知,想要实体经济整体来一次涅槃重生,一定不是“新瓶旧酒”就能给出答案。


创新意味着自我革命与更迭,创造的同时,带来资源的人为损失,尤其是资源不断重新排列组合,已经不能提供革命式发展。


共同富裕可能需要“小中特尖”类企业,与国家队看齐,是各行各业的整顿的基础,行业微调与社会变革大开大阖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可怕的是,概念层出不穷,没有人视其为“洪水猛兽”。


实体经济想重塑辉煌,究其根本,相比政策,企业更多需要的市场机会与市场自由,也就是说,除了资金和政策扶持,更要给企业加速造血的机会和环境。


“洪水猛兽”


企业不便明言,“给钱不如给市场”,能多给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桌”的机会,是大家期待国家给企业发展开出的新“药方”,这方子真正浮出水面,尚需时日。


人生总是,先相信后看见。


机会来了,相信就会拥有;不相信,你连机会都没有。


不知道,你明白没有?


坚持你自己,仿佛一直都没有变过。


04


最后是我们熟悉的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关于北交所的建立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我们在前面几天的单仁行里面已经有所涉及,而且解析的比较深,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我的观点。


我今天把主要的时间放在“适当超前基建”这个话题上。


最近,我在读一本关于《国家兴衰》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鲁奇尔•夏尔马,他是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战略师兼任新兴市场业务的主管。


夏尔马经过连续30年、对全球超过50个国家的走访和各种数据研究中,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他总结中国40年的成功经验之中包括三个方面:


中国40年的成功经验


1、全方位开放;


2、坚持制造业立国;


3、坚持基础网络建设投资。


什么全方位开放?


就是加入全球贸易体系,对国内纵深开放,充分发挥一个国家的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


什么是制造业立国?


就是发挥中国劳动力的红利优势,并且在制造业上给予政策和资源的持续投资,建立制造业的产业生态系统。


他提到中国,包括他研究的所有新兴国家,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对基础交通,特别是铁路(中国的高速铁路),公路(中国的高速公路),通讯设施的持续投入,带动了整体产业持续的发展。


通讯设施


我前几天去到安徽安庆走访一家企业,同行的朋友在到达高铁站的时候特别感叹,因为高铁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大量制造业产品、原材料、半成品运输的时间更短了,产业融合的地理范围放大,人员出行的时间更短了。


这一切都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社会的生产效率。


国家领导人提出基建投资可以适当超前的思想是非常有远见的。


中国几十年的经验都证明了,“要致富,先修路”这个简单的常识,力量究竟有多么大。


当然了,今天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光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交通、电力、通讯等方面。


未来的5到10年,数字经济将成为带动中国所有产业重要的核心动力。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基础环境,基础条件的配合。

数字经济

在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新基建的任务。


它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从“十四五”开始,中国经济发展会逐步进入以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包括数字政府、数字城市、产业数字化、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服务、企业数字化经营。


这些都需要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像5G、千兆光网、卫星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超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大脑等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前投入,不仅能构建中国在全世界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壁垒,也会为其他所有产业的数字化提供良好的支撑。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1.09.11-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