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昨天文章分享了这几天私募网红自曝“市值管理”的事,那是不是被小编抢了我的饭碗?
之前小编就和我聊了这个话题,聊了将近1个多小时,想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悄悄发生着“割韭菜”的事情。
我和小编说,这件事我看都没有兴趣看,在我29年投资历程中,行业内这种事情发生的太多太多了,我不想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股渣、人渣的身上。
网络上的信息,绝大部分都是这些三手、四手的情绪性信息。
比如说这两天网上说的湖畔大学事件,很多人以为湖畔大学要关门倒闭了,一大堆喷子“喷如泉涌”。
其实就是改个名字而已。
还有去年底说美的公司创始人何享健老先生减持70亿股票,要跑了。
网上一大片骂声,谁知道5月1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1胡润慈善榜》。
榜单显示,何享健及其家族以63亿元捐款排名第二,他这些减持股票的钱,全部拿出去捐款了。
可以看到,这些三、四手情绪性消息是何其害人。
如果你的时间、精力都耗费在这里,那怎么可能有成长呢?
所以无论是学习、投资和经营企业,我们都要主动去过滤情绪性的三四手消息。
从信息中挖掘出可以被利用和学习的有价值事件,才是影响我们成长的核心关键。
大家还记得我分享了“二八法则”的升级版【20%³法则】:
一个人成长的速度,在于将精力聚焦到最有价值的20%³=0.8%的信息和事情上,才能产生64倍数的速度成长!(51.2%÷0.8%=64倍)。
不管是做投资,还是经营企业,都要聚焦到最重要的0.8%的事情上,就是一定要选择一条经过百年验证过的康庄大道!
那什么才是投资市场被百年验证过的康庄大道?
这些方法在中国市场里是否适用?哪些人最适合用这些方法?
股市里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韭菜,而且是前赴后继,心甘情愿的去被割呢?
02
在一年前,我在单仁行写了一篇文章。
文章中,我分析的这家公司在直播浪潮中连续有八个涨停板,从4.5元涨到9.92元,两周不到的时间就翻了倍。
但是随后一年时间里,这只股票就进入了漫漫长跌。
中间先后有三波反弹,但是都没有止住下跌的趋势,最终最低跌到了3.6元,下跌超过60%。
如果你当时一冲动去追高,又会成为了韭菜。
我在投资课程里面和大家分享过一句话:
我的文章、课程不一定让你赚到大钱,但是让你不掉进“韭菜坑”里面,这也是算赚到了。
就像芒格说的:当我知道死在什么地方,我就不去会那里了!
当然,有朋友会觉得,投资股票感觉像投机,不知道怎么赚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莫名其妙亏损。
有些朋友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2015年股市大涨大跌中栽进去一把,也就不怎么敢投了。
的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晚,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草莽发展的阶段。
但是随着市场成熟和投资者的成熟,资本市场也成为一个企业融资,和我们投资理财最好的地方。
5月17日,深交所发布《2020年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在2.77万份有效答卷中,我看到了两个重要数据:
1、投资理财意识开始增强。
投资者通过股票、基金进行财富管理的需求显著增加,投资者证券账户平均资产量59.7万元,达到了十几年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
投资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占比67.1%,较2019年大幅提升21.3%。
2、盈利的投资者投资理念更成熟,投资行为更理性,更注重研究企业本身。
盈利的投资者更认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35.7%的盈利投资者认为自己属于长期价值投资风格,较亏损投资者高7.5%。
从调查报告中,其实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重视起了投资理财。
尤其是在疫情后,美国大量印钞,导致通胀。
最近一年,除了房价没涨,几乎啥都在涨,我们手上的钱的购买力在下降。
各类资产投资收益最高的就是股票资产,达到了6.6%,是第二名房地产3.6%、债券收益率3.07%的近两倍水平。
而中国过去从2000~2020年,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股票的收益率达到了15%,高于房地产7.8%和大宗商品的3.6%。
如果你的企业经营每年收益达不到15%这个收益率,就可以考虑投资股票资产。
03
当然,资本市场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
关键要明白两个事情:
股票是什么?
股票长期投资收益从哪里来?
首先,股票是企业股权的一部分,不是买彩票。
彩票是属于投机,最终的结果就是“零和游戏”。
也就是说,1000个人去买彩票,其中1个人中了头等奖,就是拿走了其余人购买彩票的绝大部分钱。
股票长期的投资收益从哪里来?
一个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利润。
股票指数,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股票收益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通胀。
美国2020年疫情严重,但股市创了新高。
就是因为美国超量印钞,导致的通胀预期。
看美国过去的210年,美元现金的收益率为-1.4%,美元货币资产在缩水。
股票投资收益是现金收益的1200万倍,(65.7万元÷0.054元=12,166,666倍)
美国在过去两百年时间里,GDP增长了3万多倍,年复利收益达到了3%左右,也就是长期债券3.6%的收益率。
而股票指数是代表了美国最优秀的公司收益,通过经营的利润增长,以及货币通胀叠加,就让股票价格产生了每年6%-7%左右的速度增长。
这就是股票的收益了,来自于企业经营和通胀两部分叠加的收益。
同样,这样的逻辑也在中国最近的30年内发生。
04
明白了收益的逻辑,我们就要去思考一个问题。
在两百年之前,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么高的增长?
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需要明确,未来是否也能够按照过去一样持续增长?投资的规律是不是能够这样一直延续?
斯坦福大学莫里斯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对人类过去上万年获取能量和使用能量的数据进行了统计。
估算出了我们衡量经济增长的GDP变化。
在农业社会,增长非常缓慢,而且出现了震荡式的波动,原因是因为粮食生产能力决定了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
中国明、清人口到1亿多之后,就出现了动乱,因为人多了没饭吃,加上自然灾害。
到了19世纪,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不依赖人口数量发展经济的工业模式,GDP开始爆发性增长。
这个底层逻辑有两大关键:
第一、有《专利法》保护的技术发明创造,例如:蒸汽机。
第二、自由市场经济,例如《国富论》。
而美国承接了欧洲移民带来了这两个关键,加上美洲新大陆上,没有旧势力的约束,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增长,2001年又加入了世贸组织WTO,其实就是加入了全球分工的快车道,在斯莫里斯教授的图上就看的非常直观。
中国正在复制英国和美国快速发展的道路。
这几年在专利保护上更是下了功夫。
大家看一下文稿中的图,2000年~2020年国内专利授权量前十名的变迁。
在2000年,前十名仅有中石油和清华大学,其余都是国外的企业。
但202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前十名都是中国企业,这也是我选择投资企业的标准,也是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
05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投资收益的底层逻辑,了解到国家经济增长、企业利润增长、股票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
清楚了这些投资收益背后的逻辑,加上我经常说的一道投资成功的公式:
投资成功=能力+运气+信仰
再加上前面我和大家分析巴菲特选择企业的三条标准,你就有能力成为20%的小赢家。
投资并不是投机,或者相互割韭菜的“零和游戏”。
而是需要能力的判断,和对信仰的坚持,运气是可遇不可求。
当然,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与“企业经济增长动力”从哪里来的底层逻辑,你就能成为5%的大赢家,甚至是1%的投资大师。
投资这个行业不像体育竞技需要吃青春饭,无论你投资是早到、晚到,只有悟到以企业经营价值为核心的价值投资,你就真正上道了!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芸芸众生贵在人品,茫茫股海忠于价值。
股民、基金投资者都是一个个将身价性命交付给我们的人,远离股渣、人渣,只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才是被百年验证过的康庄大道。
21号,我将参加广东MD公司的股东会,下周再和大家分享股东会的收获。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