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因为代工被消费者“暴打”的企业,到底冤不冤?

因为代工被消费者“暴打”的企业,到底冤不冤?

单仁行
昨天有个同学跟我分享了一个蛮有趣的故事。他是做服装的,在十一国庆中秋的时候,他的电商平台上有一款衣服爆单,按道理来说,出现了一款爆品很值得高兴。但他很烦恼,因为库存严重不足,陷入了产能地狱,光靠自己加班加点,那肯定赶不上平台规定的交付期,怎么办?他找了熟悉的合作伙伴帮忙加工,但是合作伙伴也比较忙,又经过几次中转临时找到了一家服装代工厂。时间催得很紧,在几番周转之下,衣服的着落总算有了。但是最后还是坏事了。退货、差评的消息如雪花一般飞了回来,店铺的评价反而降低了不少,还赔出去不




昨天有个同学跟我分享了一个蛮有趣的故事。
 
他是做服装的,在十一国庆中秋的时候,他的电商平台上有一款衣服爆单,按道理来说,出现了一款爆品很值得高兴。
 
但他很烦恼,因为库存严重不足,陷入了产能地狱,光靠自己加班加点,那肯定赶不上平台规定的交付期,怎么办?
 
他找了熟悉的合作伙伴帮忙加工,但是合作伙伴也比较忙,又经过几次中转临时找到了一家服装代工厂。
 
时间催得很紧,在几番周转之下,衣服的着落总算有了。
 
但是最后还是坏事了。
 
退货、差评的消息如雪花一般飞了回来,店铺的评价反而降低了不少,还赔出去不少钱。
 
把我们这位同学老总气的大晚上睡不着觉,揪着头发在天台上打转,想这次失利的原因在哪里。
 


后来,他经过了仔细复盘后,总结了两点原因。
 
第一是那家服装代工厂做工有瑕疵,品控的时候不太稳定,自己着急赶时间,没有派人仔细检验代工的服装,还是抱着一点侥幸心理。
 
但问题是即便1%的坏品率,到了购买产品的顾客手上,那就是100%的糟糕体验,何况这次代工的坏品率比1%超出很多。
 
他有点低估了电商的这些消费者心态,顾客是想着,我给了钱,你给了好的商品,那是应该的,好不好评得另算,要看我心情。
 
但是,如果你的商品是个坏的,那不好意思,你给我退款之外,我肯定还要给你差评,还要向平台投诉你欺骗我,平台也会站在顾客这一边。
 
诶,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多做网销的企业都经历过,太普遍了。
 
刚开始有的企业还有点委屈,也跟我抱怨说,我也花了钱,付出了成本,但是在一些小环节上的失误,没有做到100%的完美,只完成了80%到90%,而且我也退了钱,为什么顾客和平台还是不饶我呢?
 
这听起来是有点委屈,但是各位记住,你在电商上去做TO C的逻辑一定是跟你在线下实体店去做TO B和TO C的逻辑完全不一样的。
 
你要是抱着过去的心态在线上做一般消费品的生意,相信我,做不了多久你就得去看心理医生了。
 
中国的电商行业和消费者购物模式,在全世界的完善度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消费者早在不断的电商行业洗牌、重构、在洗牌、再重构里面,被推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消费者比你更懂电商平台的规则,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购物体验,这真的不是开玩笑。
 
中国近代史有一句感触很深的话叫做,落后就要挨打。
 
今天,我们跟不上变化,别说同行,你先挨一顿消费者的毒打。



第二,我们之前在线下做生意,来的都是周边乃至这个城市的熟客,是有一套关系网可以铺垫的。

大家面对面可以喝喝茶聊聊天,还可以培养关系,消费者他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即使有点问题也能原谅你。
 
但是,今天消费者在网上有太多的选择了。

大家隔着手机,你说你很好,但是他还是在网上货比三家,所以你很难很难让消费者去换位思考。
 
你必须一击中的,直接触及到消费者的痛点,让他主动的想去看产品,再被产品的功能打动。
 


而你要是说你很难,什么环节出了个小差错,消费者他们会呵呵一笑,转头就把你的款退了,去找下一家了。
 
所以你让消费者去思考你的难处,这是不现实的,做生意就不要抱着这种想法。
 
鲁迅呢,曾经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你在哭的时候,我只觉得你很吵闹。
 
一样的道理,这是生意里的人性问题。
 
企业为什么有差距,你做到了九成的完美,你感觉不错了。

但是在10%的消费者眼里,你就是不合格,你的的体验很糟糕,他们就会去传播,去扩散。
 
你会问那90%觉得完美的消费者呢?
 
他们会认为你做的好,那是理所应当的,那我付了钱啊。
 
假如企业没有专门的推广和引导,去做品牌的沉淀和传播,他们是不会吭声的,甚至他们还会被另外的10%这些人的差评所影响。
 
所以,今天的生意,是一个个体系共同搭建的系统,在良性循环下共同作用实现出好的结果。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错,那不是99比1大的问题,是1比99还大的问题。
 
差劲的企业做60%就满意了,普通企业做到80%就得过且过了。
 
伟大的企业不是做到100,而且是做到比100还多,还要创新。

根据消费者的体验过程和需求,变着法子的难为自己,去方便顾客,他能做到100以上,而且又能引领整个行业。
 


我们再回到那位老总总结的第二点上。
 
第二点是什么呢?
 
说起来也很魔幻,之所以有这么惨的结果,是因为物流太慢。
 
而物流太慢的原因呢,竟然是因为外包。
 
因为双节假期,单量比较多,他需要发的货很多。

厂子和仓库又在不同的位置,他原来合作的那家物流公司也忙不过来,又把一部分订单给了旗下另一个加盟商手中。
 
而有意思的是,加盟商转头就外包给了一家小物流公司,小的物流公司又把他的订单再外包给更小的物流公司。
 
据说,他最后打听到,他的物流订单总共外包了4次,听完以后,这位老总当场就傻眼了,快递的外包比他还干脆又直接。
 
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就是一些订单送到客户手上,十一都过完了,客户就把这份火气全撒在了他的公司身上。
 
但他又好苦啊,自己家的客服连快递公司是谁都弄不清楚了,也没这个精力去一层一层的追责,就更别谈什么售后服务了。

能把款退了,不骂人就不错了。
 
但是,他也很清楚,一样的价格找哪一家快递公司,自己的订单都可能被外包出去,除非提高成本去找更好的物流公司,就像京东和顺丰这样的。
 
因为只有他们的物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营。
 
最后这位同学跟我说,“单老师啊,真的是外包惹的祸。”
 


其实,我认为这真的并不能完全怪外包。
 
外包这个名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真的蛮奇妙的。
 
外包有没有错?
 
外包又不违法,它当然没错,但这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罢了。
 
甚至从成本和性价比等各个角度来说,外包可能是最省事的做法。
 
那么多国际大牌,你以为他们会自己一件一件的生产啊?那才不是,还不是一样全部外包给了中国的代工企业。

哪怕就连苹果这样的企业,屏幕外包、电池外包、零部件全是外包,整机生产也全是外包给了中国的富士康这几家。
 
但是问题是,苹果在顶层设计上,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是一家设计和科技研发公司。

生产这个事,苹果从来就没有打算自己做。
 
所以它很早就在选择外包和供应链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规则,苹果公司的CEO库克,那本来就是供应链管理出身的大师级人物。
 
苹果对于外包的严格控制和管理,甚至让很多的中国代工企业得得了长足的发展。

还流传着只要苹果选择了你代工,用不了多久,你在这一行里面成为顶尖企业。
 
所以,外包本身有问题吗?
 
没有,那么有问题的是什么呢?
 
是管理,是人性。
 


在一家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没什么人,没什么资源,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所以碰个一个大单子,一些不熟悉的领域,放着成熟的的外包公司不用,非要自己从头搭建,那真的才是死脑筋。
 
但这种在人少、公司体量小的时候还过得去,公司大了,事情多了,你又没有一开始在顶级设计上明确外包管理。
 
这时候,你就管不过来了,外包就变成尾大不掉,变成灾难。
 
我们上面说的那位老总碰到的情况,物流速度慢,客户投诉,但是自己没办法,我都不知道给客户快递的公司是谁。
 
外包转外包,中间的沟通非常麻烦,效率极低,就算找到了,你又能怎么样呢?
 
企业对这种层层外包后的执行者,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力和控制力。
 
遇到了消费者投诉,根本无能为力。
 
所以这就带了一个非常直接的结果,你在90%的环节上都做得很好,可就在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出岔子了。
 
客户对你的服务印象分直接变成0,不管你其他地方做得再好,服务做不好,一切就等于零。
 


现在很多企业都喜欢外包的形式招人。

大企业当然可以这么做,因为他有这个技术和资本去找很专业的公司和技术团队,用外聘的形式,组建一个编外团队专门负责一个特殊业务。
 
所以,你理解的外包和大企业的理解,偏差很大。
 
大企业的外包,他们舍得花比较好的价格,找更专业的公司,再加上专业的管理。
 
比如说跟华为合作的外包公司,一定要把自己前端的供应链提供给华为。

而且你必须承诺,未经许可,如果擅自更换供应商是要被惩罚的。

也就是华为管理了外包公司的供应链或外包公司。
 
但我们大部分企业呢?
 
对于用外包的理解,只是说省事,省钱。
 
因为外包人员是毫无保障的,价格可能比你自己招人要便宜一些,如果企业不想用了,只需要和劳务派遣公司说一声就可以了。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你使用外包的时候,你觉得外包人员能有多强的敬业精神和多好的服务态度?
 
外包人员本身就是在不同公司来回拿活干的,好好干活对他来说没什么用,因为很多企业没想过给外包一个长期的合同和向上的发展空间。
 
同样的道理,外包要负的责也很小,这里待不下去了,我转头就换一家公司继续干对吧。
 
但这个责任谁来负呢?
 
还是企业自己来扛。
 
偷懒是一种人性,你想偷懒的同时,就没办法要求别人那么敬业地给你做好工作。
 


偷懒的管理方式,必然带来偷懒的工作态度。
 
所以,还在做代工的企业,想要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掌握你的核心竞争力,在一个领域要深耕,拥有核心的技术,而且一定要对别人负责任。
 
而我们需要代工的企业,你要明白代工只是一个商业模式,而非你的核心竞争力。

主营业务关键的环节一定要亲自把控,特别是直接服务于用户,在第一线的业务点上;

不要在不该省的地方省钱,最终失去用户,得不偿失。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0.10.22-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