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节后第一个上班日,这个假期你是怎么过的呢?你正确利用好了时间吗?在每一段长假结束后,面对工作是不是又开始了焦虑?我们不妨看一看企业家和专业投资人,在假期里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放松和学习的。在节日结束后,又如何快速的让自己或者企业调整状态进入工作? 首先,我们来看看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这个难得的双节假期,很多人说,今年的双节不是春节,是把双节过成了春节的年假。来自旅游平台的数据就显示,这次假期中旅游以家庭出团占比79%、房车需求快速增
今天是节后第一个上班日,这个假期你是怎么过的呢?你正确利用好了时间吗?
我们不妨看一看企业家和专业投资人,在假期里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放松和学习的。
在节日结束后,又如何快速的让自己或者企业调整状态进入工作?
首先,我们来看看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这个难得的双节假期,很多人说,今年的双节不是春节,是把双节过成了春节的年假。
来自旅游平台的数据就显示,这次假期中旅游以家庭出团占比79%、房车需求快速增长75%,三人及以上机票预定人数比端午涨了160%。
家庭型、包栋型民宿最受喜爱,订单量同比去年上涨了68%。
而“把国庆、中秋过成春节”的氛围有得一比的是,双节长假中,老板们的心态。
因为今年疫情而倒闭的企业,那些老板们的假期可想而知,也许是债务压身的困惑,也许是对未来无限的迷茫。
那些能从今年的疫情中死里逃生,挣脱出来的企业,老板们同样惶恐。
他们一定在思考如何利用最后一个季度的时间,弥补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亏损,如何利用最后一个季度,为2021年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
我本人是在疫情之下幸存下来的老板当中的一个,在经过了疫情初期的不懈努力,有幸能带领公司生存下来。
假期当中,我找了几位创业者和行业有关人士进行交流。
明显的感受到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整个产业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动。
互联网直播的展开,特别是各个行业对互联网应用的需求高涨,教育行业变化一日千里,产品内容的细分化,推广获客和交付方式的深度变化。
作为身处教育行业其中一位从业者来说,必须要思考市场环境变化后所面临的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一个沉重话题。
所以整个假期除了没有按时上班之外,同样要去推动假期经营的进展,推动整个团队利用假期做更多的传播和推广。
对企业来说,只是活着不是我们的目的,活得精彩,继续成长才是关键。
活下来需要耐力和韧性,但是,活得好,需要智慧和系统;
最后一个季度,既要为2020年保持稳定和增长,做最后的努力,同时也要为2021年甚至2022年做好布局。
所以,假期当中,我还在思考2021年增长50%的路径方法。
这两天我带着高管团队,大家用集体研讨的方式去找出2021年增长50%的路径和方法。
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产品研发上针对未来三年做好准备。
我们熟悉的另一位企业家、单仁行专栏作者士老帽老师认为:
对于“节”后余生的每一位,需要商榷的话题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精。
成年人的世界是没有假期的,可能偶尔放松绝不能放纵,可以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但是不能学习碎片化知识。
知道进退、明白取舍,靠复盘与路演;温故而知新,三思而后行,离不开系统思考。
它隐含着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真谛。
昨天我过了四十六岁生日,朋友再次发十年前的那副箴言给我:见聪不迷,闻博不惑。
一个人过了“四十不惑”,步入“五十知天命”的笃定,多因为林语堂那一句: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有人也称之为:做减法。
当然了,做减法的前提是,你的加法要做得好,你得拥有做减法的资本。
一个人从事商业行为,想在今天的社会有所建树,即使不搞理论研究,多读些经济学的书籍总是对的。
我们的经济问题,多来自马克思,你不读一读《资本论》,是无法回答自己对经济现象的质疑的。
当然了,用问题佐证问题,问题就会复杂;用理论印证理论,理论就会升华。
哈耶克也好,兰格也罢,都淹没在张维迎先生那一句“市场就是一种自由”里;其它一切的干预,主动或被动都是手段。
改革的一切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或者说是最大限度的解放人性。
开放的目的就是一切先进生产力能够为我所用,它们互补的恰到好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基于信息不对称,“在供求之间搭建收费站”,这样的商业模式从来没有改变过。
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工具面前,只是将信息需求便捷了一些!
它基于便捷,将更多需求引上互联网的大道,于是财富改道了,实体经济的大道上变得萧条。
以满足便捷需求,把信息对称作为收费依据是互联网的悲哀!
这是赢在未来的新经济的使命。 当然了,理性的经济是理想主义者的愿望,事实的经济发展是感性的,所以现象扑朔迷离!
这一切的问题,范式经济里没有范本,几十年来,又何来按照经济学理论范本工作的企业家?
世道纷纷扰扰,未必就是:今是而昨非。 轻易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企业要懂得向政府致敬,企业的属性决定了企业行为要接受管理与服务,要主动与相应部门对接。
关注一系列新政策,就是密切关注即将召开的五中全会,以及事关十四五规划的一切风吹草动。
这一切,就是从今天开始,到新一轮经济政策落地前,作为经济人应该重视的内容。
我们再来听听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看法。
这个假期我走了三个城市,看了两部电影,读了两本书!
10月2日在老家广州一大早起床后到旁边的“孙中山先生读书治事处”看书。
这本《基因蓝图》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中国一句古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书中介绍几十年来科学家跟踪了大量的双胞胎对比分析,了解到人生理和心理上的遗传率。
当然,我最关心的是一些心理、能力,科学家的研究数据是:
综合人生理、心理上的遗传率平均数据来看,一个人所有特征遗传率是50%。
另外一半就是依靠你的成长的环境,看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真道理了。
而另一本书叫做《价值》,作者是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就是昨天宋子说里讲到的那个张磊。
女儿现在在大学学【金融学】,经常提醒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害人坑!
在昨天的文章诺贝尔基金会、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会的投资理财秘诀总结了两点,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我20多年前理解巴菲特就是“长线投资”,就像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30多年,但是看了张磊《价值》提出的长期主义,让我又有新的理解。
长期主义是作为看待这个世界的绝佳视角,从长期、长远的角度思考。
对于企业和企业家而言,长期主义是一种格局,帮助企业拒绝狭隘的零和游戏,在不断创新、不断创造价值的历程中,重塑企业的动态护城河。
在20多年前,我和大部分投资者一样都迷恋“挣快钱”的刺激感。
因为从短期回报率来看,“挣快钱”能够很快证明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但这无疑是危险的。所有的“挣快钱”,它产生的理由无外乎这三点:
“挣快钱”带来强烈欢愉感的同时,却极易让我麻痹神经,犯下致命性错误。
最要命的是失去追求真理的精神、理解事物本质的动力,从1997年春节两周时间我终于顿悟为长线投资者,才在投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2004年之后我开始研究深入研究经济、企业发展规律,也就是长期主义的角度思考事物的本质,让我投资再上一个台阶。
面对2020年的疫情,《价值》的作者张磊是这样看的:
每次危机出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压力测试”和“投资复盘”的机会,而最终是价值观决定了你将如何应对和自处。
是的,每一次危机、每一次长假期,都是我们每个人“复盘”和“成长”的机会。
希望假期里我阅读《基因蓝图》和《价值》这两本书的心得,能带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