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详解中欧投资协议缘由和影响,时间终于站在了我们这一边

详解中欧投资协议缘由和影响,时间终于站在了我们这一边

单仁行
在上个月的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 第二天中国的新闻联播用了很长的篇幅去讲了这件事。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也不约而同的报道了这件事。 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我想这几天大家都有了一点了解,今天我想跟大家讲点实际的,中欧投资协议的缘由,和对我们企业的影响。我记得在2012年的一件事。 我们有个学员,是做光伏产业的,中国的光伏产业,用了10年时间就做到了全球的龙头老大。 从产业链各个环节来说,最上游的硅料,占全世界产能90%以上的7家
在上个月的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

 

第二天中国的新闻联播用了很长的篇幅去讲了这件事。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也不约而同的报道了这件事。



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我想这几天大家都有了一点了解,今天我想跟大家讲点实际的,中欧投资协议的缘由,和对我们企业的影响。


我记得在2012年的一件事。

 

我们有个学员,是做光伏产业的,中国的光伏产业,用了10年时间就做到了全球的龙头老大。

 

从产业链各个环节来说,最上游的硅料,占全世界产能90%以上的7家主流厂商,前5名全是中国的,第六第七分别是德国的瓦克和韩国的OCI。

 

在2012年的时候,中国光伏产业一度占到了欧洲6成的市场。

 

那位学员在我们的帮助下,利用互联网在欧洲接到了订单。

 

那段时间,他非常高兴,经常给我发喜报。

 

但是,没过多久,欧盟就展开了反倾销调查。

 

一时间,关税不断上涨,货物被扣,订单被取消,中国的光伏产业占比瞬间从60%掉到20%。

 

我们那位学员损失惨重,心灰意冷的退出了欧洲市场。


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件事:市场准入制度。

 

这个度是多少?没人知道。

 

但大家都隐隐约约了明白一件事,一旦国外优势产业在自己国家的占比威胁到了本土企业生存,市场准入制度就要开始发挥作用了。

 

欧美国家会进行反倾销调查,甚至直接给你泼脏水,不跟你讲任何道理。

 

像2007年,全美最大的玩具公司美泰以“产品铅超标”为幌子,召回了大量的儿童玩具。

 

这些玩具,都是由中国佛山一家叫做利达的公司生产的。

 

出了质量问题,利达公司就直接进入了停摆状态,不久后,利达老板在结清了工人工资后,在仓库里自杀。

 

可最终,中国商务部在调查后发现,被召回的玩具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是美国玩具安全标准突然改变了。

 

但黑锅全让中国企业背了。

 

所以,我们也把一些重要行业保护了起来,比如说金融、保险、医疗、通讯、新能源,都是禁止国外企业入内,或者是只能以合资企业参股的形式进入到本国市场。

 

在市场准入这个问题上,我们和欧美都是在一个“诉求和博弈”的状态中反复拉扯来,拉扯去的。

 

没有人愿意吃亏,大家都想占便宜。


在2016-2019年,中国在欧盟的投资金额维持在100亿美元左右,2019年欧盟在中国的投资金额在73.1亿美元,同比下降29.9%。

 

两边投资规模几乎是停滞不前。

 

但是,2019年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额是4278亿美元,直接投资仅占贸易额的2.5%,投资金额与双边贸易金额严重不匹配。

 

换句话来说,我们的企业没占到什么便宜,光买了东西,没有买到核心的技术,优势的行业我们也进不去。

 

但转机就出现在2020年。

 

2020年两个重大的事,让欧盟认清了现实。

 

第一件事是中美贸易战。

 

从2019年开启的中美贸易战越打越激烈。

 

欧盟本来想当个捡漏的第三方,希望中美博弈带来的贸易与产业链转移,能够让欧洲成为中美对局之外的受益者。

 

结果欧盟被特朗普气了个半死。

 

第一、美国实行长臂管辖原则,要求别的国家,只要是使用美国技术的高科技产品都禁止向管制清单的中国企业出口。

 

没想到美国人一边说你不准卖,一边给自己的高科技企业开小灶,发放各种许可证,别人不准卖,他们自己可以卖。

 

而欧洲的企业就只能眼睁睁地失去中国市场。

 

这不是耍无赖嘛。

 

第二件事是美国以切断产业链的手段对中国企业的施压,引发了全球产业链的恐慌。

 

欧盟是一个联盟体,盟员大部分都是几千万人口的小国,只能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参与全球化的分工,不可能像中国一样搞全产业链体系。

 

美国切断产业链的逆全球化手段,虽然直接打击了中国企业,但是也间接影响了欧盟国家的生意。

 

2019年欧盟在上半年的调查表明,拥有国际供应链的欧洲企业,三分之一以上表示自己同时受到了来自中方和美方的负面冲击。

 

还想跟着美国后面捡漏的欧盟觉得事情好像有点不对了。

 

接着,特朗普又给欧盟上了一课,表演了什么叫做让美国重新伟大。

 

特朗普威胁对欧洲发起贸易战,对欧洲多个国家发起301调查,对欧俄北溪2号项目进行制裁。

 

像汽车关税的加码,会直接对欧盟核心德国的支柱产业汽车,形成难以承受的降维打击。

 

唇亡齿寒,不得不防。



第二件事就是疫情带来的冲击。

 

在30号,英国金融时报采访了欧洲33位经济学家,其中三分之二的经济学家认为,欧元区GDP最早要到2022年年中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更为现实的情况是,为了遏止新冠疫情蔓延而实施的封锁和旅行限制,会直接将欧元区拖入衰退。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欧盟的态度出现了极大的转变。

 

毕竟现在欧盟排名第一的贸易伙伴不是美国,而是我们中国。

 

而中国也需要在美国之外找到可以拉拢的商业伙伴,中国的企业也需要在海外打开新的市场,实现外循环。

 

也就是说,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和欧盟的诉求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任何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都没有直接的互利互惠来的香。

 

特别是欧洲老大哥英国,自从疫情封国了以后,欧盟的核心法国和德国都直接撇开了英国,加快了跟中国谈判的步伐,想为自己的企业多争取点利益。

 

你看,其实老外也很现实。

 

这英国人一走,德国和法国啪的一下就起来把协议签了,很快啊。

 

这也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商业的深层次博弈,都是人性的博弈。


在大家都关心的对企业的影响来说。

 

我们从中欧协议披露的内容来看,中国是做了一定让步的,体现了极大的诚意。

 

当然,我们也获得了明确的“度”,中国的企业可以进入到哪些行业,做到什么位置。

 

像我之前讲过的光伏行业被限制的情况,就不会再出现了。

 

我先来讲讲中国企业得到了什么样的好处。

 

中国的优势领域,可以顺利进入欧洲进行扩张,比如能源、建筑、电信、高铁、家电、光伏、5G等产业都将杀进欧洲市场,直面本土企业的竞争。

 

特别对于华为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当然,具体涉及到华为、5G的协议还没有转化成法律条文。

 

但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定会把最优势的企业推向国外,创造相对平等的经营环境。

 

此外,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升级中国的制造水平。

 

《中欧投资协议》在投资并购方面的限制取消了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投资获取到欧洲优秀公司的技术。

 

之前我们是“以市场换技术”,这么多年下来,很多制造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但是今天我们可以“以投资换技术”。

 

中国的企业可以深入到欧洲的钢铁、制药、航空航天、机械、军工、微电子、环境科学、机器人、机床等先进领域,用他们的技术,完成我们自己的产业升级。


当然,任何为了共赢的合作都不可能只让自己占便宜。


中国向欧洲打开的市场是破了先例的,还答应了欧洲公司竞争的问题,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做到完全透明化,并且会减少固定的财政补贴。

 

在欧洲企业进来后,会在金融、电信、新能源汽车、计算机、生物技术、医疗、房地产、建筑、海运、航空运输业、广告、部分云计算这些中高端产业发起冲击。

 

这对中国企业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举个例子,单仁行曾经讲到的华晨集团,宝马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提就是和国企华晨进行合资控股。

 

结果,不算宝马贡献的利润,华晨5年亏掉了35个亿,守着宝马这个摇钱树都经营到破产了,什么核心技术专利都没有拿到手,其实是不怎么争气的。

 

那么,现在,协议签订后,宝马就可以自己独资在中国经营,不用分一分钱给中国企业,华晨宝马就会彻底成为了历史。

 

同样在医疗行业,欧洲企业只要一走进来,可以自己建医院,把先进的仪器直接运过来,势必会对整个医疗体系发起巨大的冲击。

 

而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的挑战更大。

 

除了美国特斯拉之外,欧洲的汽车巨头也可以进来了,而且他们不像特斯拉,跟上海政府签了协议,要保证百分百的国产化,带动国内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升级。

 

在我们一直严格把关的金融业,这份协议一签订,欧洲成熟的银行、保险就会大跨步踏入到中国市场。

 

机遇有多大,挑战就有多大。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我们私营企业,都会进入到一个更高层面的竞技场,直接面对这些最优秀的企业。

 

竞争,就在眼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一次《中欧投资协议》谈判的顺利完成,加上中国在11月加入REPC,世界最大自贸区建立。

 

在外部,我们对欧盟和东盟都有了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在内部,中国相对良好的疫情情况,相比于国外企业因为疫情的焦头烂额,让我们的企业有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

 

外循环和内循环体系已经逐渐形成。

 

时间逐渐站在了中国一边,中国崛起之势已然形成。

 

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曾失去的,曾渴望的,都会被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1.01.05-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