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对比欧美日行业龙头,消费内循环能让哪些中国品牌破局?

对比欧美日行业龙头,消费内循环能让哪些中国品牌破局?

单仁行
在上一期分析内循环的文章里,我们通过对比欧美日这些老牌经济强国发展模式,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之路。这条路有机遇也有风险,那么,在内循环的结构中,机会存在于哪里呢?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靠着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尤其是在居民收入进一步提升,政府又强调房住而不炒,鼓励国内消费的大背景下,国内的消费市场将会进一步被挖掘。而在消费内循环的结构里,消费品主要是从品牌、线下渠道和服务三个角度去看。这与我们前面几十年的消费升级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

宋子

在上一期分析内循环的文章里,我们通过对比欧美日这些老牌经济强国发展模式,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之路。
 
这条路有机遇也有风险,那么,在内循环的结构中,机会存在于哪里呢?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靠着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
 
其中,消费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尤其是在居民收入进一步提升,政府又强调房住而不炒,鼓励国内消费的大背景下,国内的消费市场将会进一步被挖掘。
 
而在消费内循环的结构里,消费品主要是从品牌、线下渠道和服务三个角度去看。

这与我们前面几十年的消费升级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规律,消费者会更看中大品牌和龙头企业。
 
内循环的开启,打开了“改革开放”之后新的时代,国产品牌将会在未来10~20年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之前巴菲特为什么喜欢投资消费股的文章中,我和大家分享过,巴菲特非常喜欢投资大牌消费品,例如可口可乐、宝洁、卡夫、亨氏,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我就收集了这些发达国家消费品牌的数据,去研究欧美这些品牌的特点和规律来与中国做对比,为中国企业打造品牌和投资者选择提供依据!

我们研究消费循环,首先要知道消费品行业有三个核心:

1、品牌
2、渠道
3、服务
 

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初,以可口可乐、麦当劳、阿迪达斯为首的大量海外消费品牌涌入中国。

接着中国的本土消费品牌就经历了一个被海外巨头收购的阶段,其中典型有中华牙膏、大宝、银鹭、哈尔滨啤酒、小护士等等品牌。
 
这也突显了欧美消费巨头对于品牌的重视程度。
 
中国消费品牌的变迁也历经了三个阶段,对国内外的品牌有着不同的认知:
 
1、60~80后基本是在海外品牌涌入最凶猛的阶段成长起来的,对海外品牌认可度更高。

2、90~00后逐渐成为主力消费群体,而这个群体对于海外品牌并没有特别深的历史印记。

3、在2000年之后,很多新的国产品牌也就快速崛起,大家也开始接受优秀的国产品牌。
 
而在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都有了提高,淘宝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以及直播带货这样新的销售方式逐渐成为了大家购物的主流了。
 
那我们与欧美成熟的市场对比一下,会有什么不同呢?


我在这些发达国家的消费行业里,发现一个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行业前五名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
 
我收集研究了欧美和国内的服装、食品饮料、家庭消费用品、奢侈品消费品牌等行业的数据。
 
从2019年财务数据和市值统计,以前五位和前十位公司的市值和营收收入两个角度看,欧美消费集中度有集中度高的明显特点。

超过80%甚至90%,但是中国只有40~50%左右,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1、我们先来看欧美服装、纺织、奢侈品消费品牌对比

美国(前十)市值集中度为89.5%,营收集中度为62.8%

欧洲(前十)市值集中度为97.3%,营收集中度为88.6%

中国(前十)市值集中度为54.8%,营收集中度为38.1%

我们明显可以从数据中看出,欧美国家欧服装、纺织、奢侈品消费品牌出现的集中度极为突出,中国的市场还没有稳固下来,说明成长空间很大。
 
2、我们再来看食品公司行业对比

美国(前十)市值集中度为82.3%,营收集中度为73.5%

欧洲(前十)市值集中度为90.6%,营收集中度为56.2%

日本(前十)市值集中度为58.3%,营收集中度为34.2%

对比中国来看,中国(前十)市值集中度为56.8%,营收集中度为44.7%

与服装、奢侈品一样,欧美国家前十品牌都有高度集中的情况,同样中国品牌也有绝大的成长空间!
 
3、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中美日欧家庭用品消费品牌对比
 
美国(前十)市值集中度为96.1%,营收集中度为91.1%

欧洲(前十)市值集中度为98.9%,营收集中度为95.9%

日本(前十)市值集中度为98.7%,营收集中度为96.8%

中国(前十)市值集中度为98.8%,营收集中度为95%
 
我们可以看到,与服装、奢侈品、食品不一样,中国的家庭用品消费品牌与欧美发达国家已经保持了高度一致,前十品牌都有高度集中的情况!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这种家用行业龙头品牌已经形成,出现新品牌或者被颠覆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4、从酒店旅游餐饮行业看

美国(前十)市值集中度为73%,营收集中度为40.2%
欧洲(前十)市值集中度为76%,营收集中度为56.3%
中国(前十)市值集中度为83.7%,营收集中度为54.5%
 
中国的酒店旅游餐饮行业集中度高于欧美国家,说明市场已经进入成熟,如果没有出现颠覆性技术和事件,新品牌出现的可能性是比较低。
 
通过欧美和中国在这四大行业中的对比,分析他们的市值、营收集中度数据可以知道。
 
在服装、奢侈品、食品这些消费品牌上,市场还并没有形成绝对的头部企业,没有出现营收高度集中在前10名的企业上,还有市场具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可以挖掘。
 
而在那些出现了营收高度集中在某一个品牌的消费行业,企业家就要对行业的发展和定位做一个思考。
 
同样,对于投资者而言,消费品行业龙头公司的股票市值高度集中的情况,无论在品牌、渠道、服务都有着巨大的优势,都是投资者可以考虑的对象!
 
大家看我的系列文章有没有一个印象,通过以上数据,无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理财都不是靠想,而是数据驱动来做决策的。

希望大家也逐渐养成这样的思维:决策源于数据。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0.11.13-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