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业,为什么还要向服务业学习转型?

“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业,为什么还要向服务业学习转型?

单仁行
近日,中国工信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那么,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现状如何?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我们企业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是技术还是品牌?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拥有培育服务型制造的良好土壤;2016年可以算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元年和创新元年。就是在2016年,国家出



近日,中国工信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那么,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现状如何?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
 
我们企业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是技术还是品牌?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拥有培育服务型制造的良好土壤;
 
2016年可以算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元年和创新元年。

就是在2016年,国家出台《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确定了中国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大方向。
 
中国有着超大规模市场,有着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

经过了40年的发展之后,企业对新技术适应能力强,创新氛围活跃,再加上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为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在最近的十年时间,服务型制造已在我国不同行业逐渐落地生根。

比如,在生产制造之前的协同设计和服务,也就是为配套商和集成商提供解决方案逐渐成为趋势。

就像我们的学员,兆威机电跟华为协同设计5G基站的解决方案,通过网络在线提交产品结构要求,设计人员就可以进行3D模拟设计,实现“即见即所得”。
 
向服务转型,是制造企业从做大到变强的关键密码,也是中国摆脱纯代工、纯制造的开端,中国参与到全球产业分工当中,进入到高阶层的分工。

会让中国的传统制造业焕发出新的光彩。
 
从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除了在前端的设计环节提供解决方案之外,在后端提供持续的服务,让被服务对象获得真正的价值。

比如说设备制造商在设备交付之后提供状态感知、数据收集和提供动态的服务支持,不仅给客户提供持续的服务,带来品牌的粘度。

同时对被服务对象来说,也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去获得这样的服务,这是制造业提高自己的利润率和获得用户持续的价值很重要的方式。
 
当然,制造企业需要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拓展。

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加工组装产品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为主向“产品+服务”转变。
 
事实上,无论从经济学理论还是产业实践来看,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都是传统制造业拓展盈利空间、重塑竞争优势的一条必由之路。
 
从微笑曲线看,在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设计和销售两端,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附加值相对较低,服务型制造有助于企业向高附加值攀升;
 
从世界制造业发展实践看,制造业服务化已是大势所趋,一些著名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了50%,通过拓展服务路径,业务规模和效益实现了大幅增长。
 



我们再来听听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看法。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对于传统制造业中的发展开发、生产、交付的流程注入服务业发展模式中,我觉得有三个方向——

1、营销服务化;
2、数据服务化;
3、培训服务化。

我举两个例子。

2010年青岛海尔深感家电行业利润率低的危机,董事长张瑞敏提出了海尔转型的想法。

这个想法在当时非常创新。

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这样一个完整的家电制造产业链中,海尔将逐渐淡出生产制造业务,将其生产环节外包。

交给台商这样的专业代工企业去做,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的转型,专注于研发、品牌、渠道和服务。

海尔还通过与一些家电产品制造商洽谈,成立双方合资的产品制造工厂,然后逐步退出这些合资公司,最终实现“服务型制造业模式”的运营。
 
经过一系列整合,海尔的产品毛利率从23.38%上升到31%,在2019年宏观经济不理想的情况下也达到的29.83%,上升幅度超过30%。
 
第二个例子的主角大家也很熟悉。

1998年成立的南极人是一家传统服装公司,在它发展销售渠道的过程中,发现了淘宝、天猫互联网营销平台的巨大威力后。

2008年逐渐剥离了原来的生产,转为给服装制造业提供品牌营销服务,最终在2015年借壳上市。

从2019年的财务数据看,它的收入构成有三块——

1、原来的服装销售收入占比只有0.07%,利润133.77万,
2、移动互联网业(天猫等)收入占比64.2%,利润2.09亿,
3、现代服务业(品牌授权、营销)收入占比35.72%,利润12.94亿。

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案例!
 
从海尔、南极人的案例来看,核心在于企业要沉下心来,以往制造业要靠吃喝玩乐接订单或者靠人力的低成本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转型需要思考两个事情——
 
1、我们过去十年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是专业技术、研发、成本控制能力,还是资源整合能力,还是新营销能力,类似南极人互联网营销能力,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过去做的好的点。
 
2、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如何结合未来5~10年趋势,发挥出你自己的核心优势?

我认识一位朋友,就从传统产业跳出来,看到了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同时结合自己资源整合和销售能力的优势,通过销售数字化设备,帮助原有产业数字化。

从一次性产品销售,变成长久的能源管理服务模式,从节能省下分润!

现代制造业正朝着后台运营联合化、技术平台网络化、运作规程标准化、前台操作自助化、数据服务化的的方向发展,整体上呈现“服务业产品化”趋势,希望分享帮助大家有机会分一杯羹!
 



我们熟悉的另一位企业家、单仁行专栏作者士老帽老师认为:
 
关于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先回答今天主题分享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现状如何?

尖端产业相对不尖,科技普及相对乏力。
 
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

试问200年沉淀与40年的发展有没有差距。
 
我们企业遇到的困难是技术是品牌?

没有核心技术哪里有品牌。
 
该如何解决?
 
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话题,也已经纷纷扰扰数年。

工业4.0怎么样了?中国制造2025又如何了?前有车后有辙,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国家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参差不齐,各领域工业应用差距太大。
 
尤其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危机,不能不让人深思熟虑。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最近的3、5年,越来越成为赋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步离不开科技基础性工作,离开了适合人才成长的土壤,没有未来。
 
新瓶旧酒不行,弯道超车不能是商业模式的产物,摘星手不能是人云亦云。
 
华为刚刚上线的云手机,跨过芯片的掣肘,可能给我们了不起的启示。
 
国家策略自然层次分明,井井有条。
 
不同阶段的发展取决于不同形势的需要,服务于长远发展的目标。
 
这个时代,虎头蛇尾与善始善终,都不容易做到;一件事儿如果不能坚持,就不要开始。
 
一代又一代人的锱铢必较,潜心修为,需要记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这样的社会才有未来,有明天。
 
可能,这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0.11.12-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