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再也没有骚扰电话和短信了?说实话我都有点舍不得了

再也没有骚扰电话和短信了?说实话我都有点舍不得了

单仁行
“垃圾信息”,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这数十年高速增长所衍生的一个副产物。我想大多数人,每一天都会因为接到不同的推销电话和短信而感到厌烦,其中大多数都是无效的垃圾信息,甚至还会遇到电话诈骗和短信诈骗。 就在8月底,很多企业大概都没有怎么发觉,工信部就一条新规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应当禁止任何组织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商业性短信或拨打商业性电话。假如新规一发布,说不定你再给陌生用户打电话,就会让企业面临巨额的处罚了。而银行、保险、券商以及经

单仁行

 



“垃圾信息”,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这数十年高速增长所衍生的一个副产物。
 
我想大多数人,每一天都会因为接到不同的推销电话和短信而感到厌烦,其中大多数都是无效的垃圾信息,甚至还会遇到电话诈骗和短信诈骗。

就在8月底,很多企业大概都没有怎么发觉,工信部就一条新规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应当禁止任何组织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商业性短信或拨打商业性电话。
 
假如新规一发布,说不定你再给陌生用户打电话,就会让企业面临巨额的处罚了。
 
而银行、保险、券商以及经常用电话、短信进行陌生用户破冰的企业就可能要担忧了。
 
以后的业绩该怎么完成?不能给陌生用户发短信,打电话,我该用什么样的营销方法呢?这规定不是逼着企业关门吗?
 


假如这么去理解这条新规,那么,你对营销的理解那只是停留在了20年之前。
 
我们想想,利用发短信、打电话进行破冰的营销模式和大街上发传单,挨家挨户敲门陌拜有区别呢?
 
没有,其实重在一个走量。
 
短信发的多了,电话打的多了,自然就能对接到有需求的客户了。
 
我们可以算个账,假如发一条短信的成本是1毛钱,卖一件商品的利润是50块,那只要我发500个短信能卖出一件商品,那也就保本了,运气多的话,多卖的都是净利润。
 
就是这种简单的逻辑,让过去to C的企业或多或少都使用过这样的营销手段。
 
但是久而久之,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走量营销的弊端也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发500个短信也许真能找到1个有效客户,对于那个刚好有需求的客户来说,这个商业短信刚刚好可以解决他的问题,他很开心。
 
比如说,银行的贷款短信对于一个即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个体户而言,说不定这个短信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但是反过来想,这个短信对于其他的499个没有需求客户而言,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为了一个有效客户,你引起499个潜在用户的不快,这在商业上来说,其实并不划算。
 
所以我们要明白一件事。
 
用户讨厌的不是你的营销短信,而是你找不到我痛点,不了解我需求的骚扰。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在别人那刚好可以解决他的需要,但到了我这里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骚扰了。
 
其次,我们还必须注意一件事,用户并不是木头人,他们被多次打扰,产生反感以后,会用各种办法尽量去避免,比如说安装拦截垃圾短信的软件。
 
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过去,我可能只要打20个陌生电话就能找到我的精准客户,但今天,可能需要打100个陌生电话都不一定能找到一个客户。
 
甚至你还没开口,对方就知道你要干嘛,对面就把电话给挂了。
 
企业获取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获客的成本也在逐渐提升。
 
而商业应当是追求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这才符合企业的利益。
 
低效、引起用户不快的营销模式,在数字化的时代下,它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不光顾客觉得反感,商家面对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迟早也会主动的去革新它,采用更加高效的营销方式。
 


数字化时代,什么样的营销才是高效、有用的营销呢?
 
乔布斯认为,要在用户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告诉他们需要什么。
 
但是,苹果也好,乔布斯也好,只有一个,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
 
在商业进入到了数字化时代后,数字生态逐步成熟。

可以这么讲,在数据下,我们完全可以判断和预测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企业要做的是,在用户在开始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就把那样东西和信息推送到他面前。
 
在数字化时代,精准的定位用户的需求,建构用户画像,“看人上菜”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前两天,我在山东的鲁南眼科,他们在网络上开拓了新的业务,那就是医美。
 
他们在网络上借助了某个平台,每个月只要花15000元的广告费用,就可以获得25万左右的营收。

实际上,从投入产出来说,是非常划算,效率也非常高的。
 
所以这几个做法,我想值得大家去思考。
 
第一、我们要建立线上渠道与数据库,在网上与用户达成点对点的联系,直接触及用户的需求,进行及时的变革。
 
也就是当我们把一部分的信息发送给客户,假如他用了足够多的时间浏览这样的信息,而且愿意跟我们互动,那么,他对这个信息背后的产品需求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没有哪个人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哪个企业保证自己能准确把握市场,所以要尽量多的采集信息去判断用户。
 
第二、要懂得进行产品分类,用户分类,使用场景的分类。
 
只有了解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产品的频率,我们才能对产品和使用群体有一个直观的判断。

我在线上还是线下,什么平台举办活动的效率更高,我该如何配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直指用户的痛点。
 
从多个角度和数据证明过的结论一定是最接近正确的答案。
 
这样的营销才是最有效果的营销。
 
第三、认知的转变。
 
认知是什么?
 
就像你对于新事物的定义,站在一个用户的视角,假如没有抖音、快手的发展,那我们就看不到短视频了。

假如没有美团、饿了么,那我们就没法点外卖了。
 
在他们的视角上,这个世界是在被科技企业所推动的。
 
但实际上呢。
 
站在我们企业的视角上去讲,并不是说企业提供了什么,用户才能用到什么,一定是用户先有需求,企业才会去做什么满足他们。
 
就像当年,用户认为自己是跟着苹果走进了智能手机的时代,但假如没有苹果,我们就不会走进智能机时代了吗?
 
不可能。
 
因为企业永远会追着用户需求跑,而用户会认为自己一直在跟着企业走。
 
认知上的不同,拉开了企业之间的差距。

当用户开始习惯网购的时候,你没有网店,你不在意;
 
当身边企业都开始用上了网店,你才想起来,其实已经落后了一步。
 
就像这几年,当用户天天都在用微信,更相信微信而不是短信的时候,你还在用群发短信去甄别你的目标客户,这是不是一种落伍呢?
 
这次商业短信被禁止,企业发愁而民众叫好。
 
为什么呢?这是企业的需求站在了用户的对立面。
 
让自己与客户站在同一条线上,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方便自己的用户。
 
这才是这个时代,所有的企业家应该秉承的经营哲学。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0.11.05-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