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李家两代人建立的“三星”帝国,绝于三代?

李家两代人建立的“三星”帝国,绝于三代?

单仁行
说到韩国,你会想到什么呢?韩流明星?泡菜?或者是之前提到的端午是韩国的非遗、孔子是韩国人这一类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件?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尽相同,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中都会出现一个名字叫三星。有人戏称,韩国的全名叫韩国三星共和国,毕竟韩国人一生逃不过四件事:呼吸、死亡、税收和三星。2020年10月25日,一手把三星打造成占韩国GDP20%的前掌门人李健熙去世。借这个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星的两代企业家,以及这个商业帝国的成长历史。奠基人李秉喆,命途多舛的“红顶商


说到韩国,你会想到什么呢?

 
韩流明星?泡菜?或者是之前提到的端午是韩国的非遗、孔子是韩国人这一类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尽相同,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中都会出现一个名字叫三星。
 
有人戏称,韩国的全名叫韩国三星共和国,毕竟韩国人一生逃不过四件事:呼吸、死亡、税收和三星。
 
2020年10月25日,一手把三星打造成占韩国GDP20%的前掌门人李健熙去世。

借这个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星的两代企业家,以及这个商业帝国的成长历史。

奠基人李秉喆,命途多舛的“红顶商人”
 
▲李秉喆▲
虽然三星是在李健熙的手上崛起成为一家全球化集团,但是说到三星的传奇故事,还要从它的创建者,李健熙的父亲李秉喆开始说起。
 
李秉喆,可以说是一位命途多舛的“红顶商人”。
 
1930年,考上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李秉喆就展现了他的商业天赋。
 
他变卖父亲留给他的土地,和朋友一起开办了“协同精米所”。

从农民手中收来精米,千里迢迢运到富人区销售,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把自己的家产翻了10倍。
 
但是,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为了收敛战争经费,李秉喆在银行的资金全被上缴,没了现金流,只好卖掉所有资产去偿还债务。
 
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李秉喆想来想去,自己好像除了做生意什么都不会,于是被迫再度创业,1938年他成立了“三星商会”。
 
“三”在韩语里是大、多、强的意思,而“星”是明亮、永放光芒的意思。
 
这个名字是个好名字,但三星商会一开始做什么生意,卖什么呢?
 
答案是卖蔬菜。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卖菜的,跟第一次创业大概有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是卖吃的。
 
李秉喆压根就没想过三星未来会成为一家多么成功的企业,刚开始不久,麻烦很快又找上门来了。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一步加强对韩国的剥削,绝大多数韩国物资被军事化接管。

不要说卖蔬菜,没把你送到敢死队里去就算好的了。
 
这么一来,李秉喆又一次卷铺盖回老家了。
 
这一次,他是真的绝望了,这还创什么业啊,找个工地搬砖吧。
 
但是,爱开玩笑的命运女神,终究还是眷顾了他。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自由的朝鲜迎来了第一任总统,李承晚。
 
▲李承晚▲
李秉喆一看到李承晚当了总统,自己就哭了,为什么呢?
 
这叫天无绝人之路啊,这位总统是谁?
 
是我爸的故交!
 

在李承晚的支持之下,李秉喆在1948年建立起自己的新公司“三星物产公司”,这就是今天三星集团的前身。
 
当年的朝鲜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各种物资奇缺,三星物产靠着国家批准,从事国际贸易,从国外进口各种商品到国内销售。
 
只花了一年时间,李秉喆就赚到1.2亿韩元,这个成绩在当时韩国的543家注册贸易商中,排到第7位。

有老爸的故交做支持,做生意真的就这么简单?
 
李秉喆还没高兴几天,命运又给李秉喆开了个玩笑。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秉喆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带着老婆孩子跑路了。 
 
但这个时候的李秉喆,已经略微读懂了命运,他所经历的苦难都会成为他铸造成功的基石,而他所走过的捷径,都会成为颠覆王朝的祸根。
 
当然,李秉喆还没有想到后者。

他意识到战争一定会结束,三星也必须独立自主,不能受制于环境,而是要去影响甚至改变环境。
 
他做出了三星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那就是聚焦“产业进口替代”,推动贸易向产业转化,从商业向制造去了。
 
所谓“产业进口替代”,就是去做那些高度依赖进口的产业替代者,发展本土企业,这个转型得到了李承晚总统的大力支持。
 
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依托着政策红利,三星先后成立了制糖厂和纺织厂,推进了韩国制糖和纺织的国产化。
 
到了1960年,李秉喆的第一制糖株式会社和第一毛织株式会社,这两家企业的纳税额已经占到了当年韩国纳税收入的4%。
 
不过跟历史上所有的“红顶商人”一样,政治上的靠山会让自己飞黄腾达,也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中国的胡雪岩、盛宣怀如此,李秉喆注定也逃不掉。
 
1960年,李承晚遭遇政变下台,李秉喆被新上台的朴正熙政府指控非法敛财、偷税漏税。
 
在交了一大笔罚金,还把自己掌握的三家银行给政府当“保护费”之后,才躲过了一场灾难。
 
同一年,三星最大的项目,三星化肥厂动工了。
 
眼看着化肥厂即将完工,三星就可以从中巨额的盈利,但是,三星又犯了太岁。
 
一份控告书摆在了李秉喆的桌上,三星被控走私,侵吞国家巨额资产,这个罪名真的能要了他的命。
 
最终,三星不得不把化肥厂捐给了国家。

二儿子代父受过进了监狱,李秉喆退出三星,三星的担子交给了大儿子李孟熙。
 
至此,三星的第一代创始人李秉喆波澜壮阔的创业史画上了句号,作为一个创始人,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到了晚年,李秉喆做的最英明的决定,就是让三星帝国迎来它真正的继承人。
 
一个游离在光明与黑暗边缘的“帝王”, 李健熙。
中兴者李健熙,坚定的赌徒和改革家
 
1987年,在经历了夺权、背叛、父子决裂后,李健熙终于接手了三星。

这个时候的三星表面上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内地里官僚主义盛行,就像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
 
李健熙清楚的认识到,想要把三星做到世界一流,必须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革。
 
然而三星里的“老臣”不愿意看到改革损害自身利益,竭力阻挠。
 
怎么办呢?
 
李健熙很欣赏一个人,那个人叫德川家康,他们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极其隐忍而又坚定。
 
▲德川家康▲

他表面上同意元老们的建议,放缓变革的步伐,暗地里将自己培养的新人安插进公司的重要部门,去积聚变革的力量。
 
1990年底,李健熙进行了坚决而又残酷的大清洗,所有反对李健熙的高层连带他们的团队,全部被扫地出门。
 
紧接着,1993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李健熙带着200多名全新的管理层开了五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议。

强调三星不走高端化,不走质量优先的道路那就是死路一条,并且喊出了“除了老婆和孩子,其他一切都要变”的名言。
 
法兰克福会议后,三星的上下掀起了一场新的变革。

怎么变呢?
 
第一,向高端挺进。
 
三星的所有产品从沃尔玛这些大型超市撤出,转至百思买这些专业门店销售,同时收回子公司的广告权,全权交给专业的广告公司负责,去打造三星高端品牌形象,
 
第二,抛弃以数量增加的经营思想。
 
发起质量运动,在生产线实行考核机制,一旦发现不合格品,马上停机检修,追究连带责任。
 
第三,重实效,埋葬形式主义。
 
进行人事改革,打破世袭、亲缘、地缘关系,大力提拔年轻人,重用有技术的人。
 
这场变革,让三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真正让三星有了国际一流企业的雏形。
 
同时也挽救了三星。
 
四年后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民众都要捐出自己的黄金去拯救国家。
 
但是三星因为提前转型,及时砍掉不盈利的业务,引入外资救援,成功度过了危机。

如果说李健熙隐忍而坚定的改革,让三星从一家旧式家族制企业转变成了一家现代化企业,从制度上让三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那么让三星从一家做重工业的传统制造业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那就得益于李健熙“赌徒式”的投资思维。
 
从小留学美国的李健熙很明白,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企业,如果只做商贸、做传统重工业,那么只能在全球化的分工体系中喝点汤。
 
真的想要吃上肉,必须学习日本企业,去做高附加值的产业,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
 
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那就是半导体。
 
半导体行业是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尤其是像三星这种后发的企业,需要长时间,而且需要巨额的投入,才可能打破对手的护城河,这无异于一场“赌博”。
 
李健熙就是这么个“赌徒”。
 
三星在面对当时卖一片内存要亏1美元,2年累计亏空3亿美元的情况,选择了继续“下注”,把这场“豪赌”坚持下去。
 
但是,李健熙这个赌徒特别聪明,他只会去赌自己必赢的局。
 
日本人当时是半导体行业的霸主,在产量和技术上都超越了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

就像今天的华为被美国打压一样,不管你是盟友还是对手,只要触及到了高新技术的核心领域,美国人都要一棒子把你敲死。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

1987年,美国向日本半导体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双方达成出口限制协议。
 
▲广场协议▲

日本经济遭受了重大打击。
 
三星因祸得福,成为了美日贸易战的最大的赢家。
 
李健熙用“赌博式”的投资让三星在半导体行业站稳了脚跟,在数十年之后,又如法炮制,把日本人彻底赶出了内存芯片的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内存价格雪崩,从每一片2.25美金狂跌至0.31美金。
 
在各大厂商哀鸿遍野时,三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那就是把三星电子上一年的全部利润用于扩大产能。
 
很快,内存价格就跌破材料成本,卖一个亏一个,大多数玩家都熬不住了,尔必达、奇梦达这些传统的巨头纷纷破产,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被收购。

整个内存行业就剩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其中,三星和SK海力士两大韩国巨头独占75%的份额。
 
到了2016年,在大数据、云计算、比特币挖矿各种需求的带动下,内存价格一路飙升。

三星数钱数到肝颤,并借此东风,一举把英特尔挑落马下,成为了毫无争议的行业霸主。

到现在,前一代掌门人李健熙驾鹤西去,留下的接班人李在镕能担此大任吗?
 
未必。1995年三星手机因为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极大不满。

李健熙力排众议,召回了15万台手机,当着媒体的面全面销毁,用500亿的代价展示了三星质量第一的决心。
 
到了李在镕掌舵的时候,note7“炸弹门”事件处理失当,三星因此逐步失去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三星前后两代接班人的区别在于,李健熙很清楚:

三星的发展要和国家的发展高度绑定,必须要改革,进取,去突破无人区,用高科技获取附加值。
 
李健熙每一步决策在深深暗合韩国领导人思想的同时,也牵动韩国的政策方向。
 
他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高度绑定,以自身绝佳的能力,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三星乃至三星背后整个韩国财团的代言人。
 
不管谁当韩国总统,李健熙就是韩国经济的总统。

只要他在,没人可以动三星,哪怕是总统,也无法撼动三星和背后整个集团的利益。
 
但李健熙离开三星会长之位之后,获得极大民意支持的左翼进步总统文在寅,加紧了对财阀的步步紧逼。
 
李在镕看起来没有他父亲老谋深算和锐意进取的态度,也缺少了他爷爷百折不挠的精神。
 
今天,韩国国民年金已经是三星的第一大股东,三星的身份也不再仅仅是一家李家的企业,更像一个融合了外资的“国企”。
 
李在镕放弃了家族继承的企业制度,李家后辈不再负责企业的直接经营,引用了职业经理人制度,整个家族转到幕后以吃股息和红利为生。
 
但三星红利就那么好吃吗?
 
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三星在各大领域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手机方面有华为,屏幕方面有京东方,半导体领域有中芯国际。
 
可以说,三星今天的涅槃,既是一家企业的涅槃,也是在中国科技企业崛起的大背景下,代表着韩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当中的涅槃。
 
毕竟韩国需要的,不是一家姓李的三星,而是一个能支撑起国家继续增长的三星。
 
站在三星总部的大楼向外望去,在大洋对面这个古老的国度上,无数的企业正在崛起,无数的红星正在闪耀。
 
中国,正在肩负着历史的光荣使命,正在实践着民族的伟大复兴。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0.11.02-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