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各路神仙齐聚创业板等待IPO,可还记得消散的暴风?

各路神仙齐聚创业板等待IPO,可还记得消散的暴风?

单仁行
最近,创业板热热闹闹,风光无两。众多高新企业扎堆在创业板上市,截止到今天,创业板已经受理了420多例IPO的申请。中小企业去创业板融资的热情特别高涨,股民们也兴奋,能够享受企业红利的时候到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原来创业企业登陆A股的盛况。但我们回过头来去看当初的明星创业企业,比如说曾经的暴风。暴风一上市就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两个月从7块的股价涨到了327块,平均一天半就有一个涨停。但是到了今天,离暴风退市只剩下了9天时间。从巅峰到退市,只用了短短的五年时间,股东,投资人,企业管



最近,创业板热热闹闹,风光无两。
 
众多高新企业扎堆在创业板上市,截止到今天,创业板已经受理了420多例IPO的申请。
 
中小企业去创业板融资的热情特别高涨,股民们也兴奋,能够享受企业红利的时候到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原来创业企业登陆A股的盛况。
 
但我们回过头来去看当初的明星创业企业,比如说曾经的暴风。
 
暴风一上市就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两个月从7块的股价涨到了327块,平均一天半就有一个涨停。
但是到了今天,离暴风退市只剩下了9天时间。
 
从巅峰到退市,只用了短短的五年时间,股东,投资人,企业管理者全都是输家。
 
这也给所有想去资本市场的投资公司,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敲响了警钟。
 
今天的单仁行,我们就用暴风为例,讲一讲企业经营和战略的问题,以及上市对于企业的意义,和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上市是手段,不是企业最终的目的。
 
暴风陨落的伏笔,正是埋在它上市成为“妖股”之前那段时间。
 
我们都知道,在A股上市需要公司连续三年达成盈利。
 
暴风当年行不行?
 
不行,只要稍微了解视频网站行业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直到今天,活得还好的视频网站都还没有盈利过。

曾经盈利过的,都退市了,还有一个“下周回国”的老板一直躲在国外不敢回来。
 
为什么呢?
 
在版权至上的时代,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仍然是烧钱买版权的战争。

亏得越多,说明我的版权买的越多,说明我吸引用户的潜力越大。
 
在这个行业,想要吸引用户,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短时间内你就不要想着赚钱的那个事,那你自然就和A股上市无缘了。
 
所以,那些有融资需求的视频网站,大多都是去美股、港股这些没有盈利要求的股市上市。
 
毕竟目的就是融资,美元也好,港币也好,人民币也好,它没什么区别。
 
但是,暴风仿佛就中了A股的邪,对它而言,在A股上市仿佛成了自己的梦想。
 
于是为了上市,在竞争对手都在竞相撒钱购买版权,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时候。
 
暴风哆哆嗦嗦,用牺牲公司未来的方法硬是省出了三年的盈利,在A股成功上市。
 
本末倒置,把上市当做了目标,而不是达成成功的手段,从而错失最佳发展的时机,这是企业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第二、“王国”可以无限的扩张,但是“首都”一定要有自己的“护城河”。
 

如果把企业上市之后的多元化比作一个王国的扩张,那么你的核心基础业务,就是这个王国的“首都”。

首都一定要有足够深厚的护城河,以免被竞争对手轻易攻破。
 
虽然暴风把A股上市当成了梦想,当成了目的,错失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但是A股也确实没有辜负它。
 
暴风在上市之后两个月内,股价一路飙升,从7块多涨到了327元,成了典型的“妖股”。
 
这个时候的暴风,还没有一丝病入膏肓的迹象。
 
如果这个时候,它能够拿着从A股融到的钱好好做自己的视频网站,利用自己“妖股”的名声再融两笔钱,去补上之前错过的版权,把自己的“护城河”挖深,未尝不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呢。
 
但是正如一句话所说,想要一个人灭亡,必须先让他疯狂,做企业也是如此。
 
“妖股”的名声让暴风的管理层不再简单的满足于做一个网上的视频业务。
 
我股价都300多了,我公司怎么只是个做视频播放器的企业呢?
 
于是,膨胀之下的暴风看到了当时同样风光无两的乐视。
 
开始照着乐视的葫芦画自己的瓢,打造自己的“暴风生态”,拿着融资的钱接连推出了体育、综艺、影视等多个板块。
 
如果说贾跃亭的乐视是坏,那暴风可能真的就是飘了。
 
根基尚且不稳就想起万丈高楼,首都的护城河还没有修的足够深,怎么能放心的在前线开疆拓土呢?
 
体育、综艺、影视这几个版块,哪个不是烧钱的主?
 
之前的视频业务版权费还没买,又给自己揽了这么多活,IPO融的那点钱根本经不住暴风膨胀的心。
 
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后果,是一把都没有抓着。
 
暴风在扩张的道路上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站住脚跟,反而还因为把融资拿去做多元化,仍然没有补齐自己在版权上的短板,核心业务仍旧薄弱。
 
等到中国版权时代的到来,暴风破灭的钟声也就响起了。
 


第三、并购有风险,入手需谨慎。
 
开疆扩土,是中国每一代皇帝都想干的事。
 
相对应的,也有很多企业家喜欢搞并购,像宝能的姚振华从卖菜到卖保险到最后想要卖楼,拿着大棒充当万科的“野蛮人”。
 
再像我们之前讲过的LVMH阿尔诺“扫货”之旅,一年买一家奢侈品公司。
 
扩张、并购对一个企业来说,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利润空间,对老板来说就意味着更大的权力范围。
 
利润和权力,这二者就像是毒药一般,引得无数公司对多元化趋之若鹜。
 
但是并购也是一把双刃剑。

用好了,你能空手套白狼,拿着别人的钱去买别人的公司,买到之后你的股价还能大涨,又有更多的钱去买更多的公司,如此循环下去。
 
但是如果用的不好,就像暴风和LVMH一样,偷鸡不成蚀把米,到头来黄粱梦醒,落得个白茫茫,钱包比脸还干净。
 
在多元化的逻辑中,并购和融资应当是双向促进,同步进行的。
 

首先你要选好与核心业务相关联的目标,宜精不宜多;

其次把握好速度,宜稳不宜急,达到节约成本,或者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
 
这样的并购就会正面反馈在资本市场上,给投资人打下强心针,为你博得更多的资金,去更好发展企业。
 
类似暴风、方正、海航这样激进扩张的企业,几年时间就进行了好几十笔并购案。
 
但是这些并购,要么是遭到了被并购企业的强烈反抗,甚至做局引诱你并购,从而用高溢价套现离场。
 
要么是被监管机构喊停,让并购胎死腹中。
 
而那些并购完成之后的业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没能成功的进行资源整合,没法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
 
这体现在资本市场上,自然就会有不好的反馈。
 
暴风在上市成功后,开启了自己多元化扩张的几年时间,再也没有成功的融到一分钱。
 
并购不利导致融资困难,融不到钱导致难以并购,如此恶性循环,最终退市,害人又害己。
 


今天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如火如荼的进行,不少企业家即使达不到上市的要求,也会在市场上寻求资金,造成企业的扩张。
 
今天中国的商业环境充斥着焦虑,大家都恨不得站在风口上,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但是越是别人狂欢的时候,我们就越要冷静的思考,不要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不要在根基不稳的时候就追求扩张。
 
做企业,我们心中要有一把尺,向前的步伐可以很快,但是心要明,脚要稳。

我的核心优势在哪里?我的护城河建好了没有?我的现金流稳不稳固?
 
确定好了道路,才能走的久,才能走得远。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0.10.28-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