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资讯集团 单仁资讯集团

收藏本站
< 学院专区 < 集团动态 < 学院专区 < 单仁行 算法,既是困住所有人的元凶,也是唯一能拯救他们的天使

算法,既是困住所有人的元凶,也是唯一能拯救他们的天使

单仁行
1最近,有一篇文章叫做“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刷屏了整个互联网。美团、饿了么的外卖骑手被系统算法不断压缩送货时间,因此疲于奔命。 这份职业成为了一份“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的高危职业。 这篇文章引起了公众强烈的反响,美团和饿了么同时遭遇到了“社会性死亡”的舆论危机。而在面对公众的谴责的时候,饿了么和美团这两家巨头先后用了两篇公关稿,却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舆论。为什么反应迅速的饿了么被骂上热

1


最近,有一篇文章叫做“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刷屏了整个互联网。
 
美团、饿了么的外卖骑手被系统算法不断压缩送货时间,因此疲于奔命。
 

这份职业成为了一份“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的高危职业。


这篇文章引起了公众强烈的反响,美团和饿了么同时遭遇到了“社会性死亡”的舆论危机。
 
而在面对公众的谴责的时候,饿了么和美团这两家巨头先后用了两篇公关稿,却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舆论。
 
为什么反应迅速的饿了么被骂上热搜,看起来迟钝的美团却备受赞誉?
 
而外卖员困境的背后,又有哪些商业逻辑我们可以去参考或者去借鉴呢?
 

2


危机公关有一个黄金24小时原则,也有5大应对原则。
 
1、承担责任;

2、真诚沟通;

3、速度第一;

4、系统运行;

5、权威证实。

在文章引起大众关注的当天凌晨,饿了么公关就马上发文。
 
 
但是美团在时隔一天后,才给出了公关文。
 

我们从双方做法上来看,饿了么选择让客户“自由选取多等5分钟”,美团选择了“给予外卖员额外8分钟的弹性配送时间”。
 
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给外卖员多一点时间,让客户“等一等”,那为什么饿了么就被骂了呢?
 
在危机公关里,最重要的一项前提就是摸准公众的心理。

 

只有先确定了下限,你才能结合公关5大原则去提升上限。

 
对于外卖员的遭遇,大众心里肯定是同情的,其次是对于平台借助于算法,肆意压榨外卖员的愤怒。
 
所以,在这次舆论中,公众期待的是外卖平台,你得有一个认错的态度。
 
细品一下双方的公关稿,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饿了么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没去承担责任,把平台系统与外卖员的矛盾转移给了买家,让买家来选择“等还是不等”。
 
这种表达的方式会给用户一种,是因为我的过分要求才导致了外卖员现在这种境遇。
 
这完全是站在了用户的对立面上。
 
潜台词就是指责用户,是你想要快速送达,才使得外卖员产生这样的结果。
 
用户会怎么想呢?
 
会想你不认错就算了,还想把锅甩给我?
 
万一我点了等待5-10分钟,系统就默认我是不着急的客户,以后在算法排序的优先顺序上把我放在最后怎么办?我当然不愿意。
 
万一我不点这等待5-10分钟,外卖骑手就会认为是我没给他时间,不体谅他的辛苦,可我要吃饭的需求又有谁来管呢?我可是付了钱的。
 
饿了么用最快的速度当了一次反面教材。
 
我们反过来看美团,文中第一句就是:

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没有借口,系统的问题,终究需要系统背后的人来解决,我们责无旁贷,有几件正在做的事,给大家汇报一下:
 
所以你会发现,美团是首先认错,承认是自己的问题,接着马上用一种向领导汇报的态度给出解决方案。
 
你想想作为用户来说,第一看到这些字眼会怎么想?
 
是不是心里的气消了一半。
 
其次在讨论延长配送时间的表述上,也巧妙的避开了用户的责任。
 
美团顺手把一次危机的公关做成了一次事件营销。
 
所以,商业,不求你做的有多出色,只要比你的同行优秀那么一点,用户就会自动放大你的好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差距就来自于对比。
 
世界上没有错误的用户,只有找不到方法的企业,这是营销的真理。
 
我们的企业在公关和营销中永远要站在用户这一边。
 
是企业的过错,那挨打就要立正。
 
即使公关只是表面做做样子,那也得摆正态度,站直了身子唾面自干。
 

3


其实这并非阿里系企业第一次公关翻车了。
 
在2017年9月,支付宝联合16家基金公司推出了一组海报,这组海报的主题是:“年纪越大,越没有人原谅你的穷”。
 
这份海报一出,立刻引起行业和社会的愤怒,很多网友表示这些“挖苦人”的语句触碰了自己的底线。
 
比如说,
 
“每天都在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着两位数的存款;

你每天都很困,只因为你被生活所困;

在家心痛电费,在公司心疼房租。”

其实支付宝的这次营销逻辑非常简单,制造“痛点”,引发用户的危机感,顺势营销自己的产品。
 
这种制造“痛点”的营销早就屡见不鲜了,化妆品、健身房、幼儿教育都是做痛点营销的高手。
 
但是痛点营销必须把握好两大关键:

1.用户心理其实认同自己的这个“痛点”,只是平时不愿意承认。

2.企业的营销指向的是为用户解决这个“痛点”,注意,是要给出解决这个痛点的方法。 

比如说化妆品或者健身房的营销,逻辑很简单:“我懒,所以我胖”,“我不漂亮,所以我没有吸引力”。


其实,潜在受众也在隐隐认同这个逻辑,但关于个人隐私不好直白的说出来。
 
而营销文案就可以讲到心声,给到办法。
 
去讲述产品的特点,从而形成消费动力,吸引顾客通过健身,化妆去消除自卑和痛点。
 
每个人都会有问题,而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帮客户解决掉问题,而不是放大问题,放大痛点。
 
支付宝创意当中,光顾着嘲讽用户的穷,却全然忽视了用户被嘲讽过后会怎么想。
 
我是没钱,可我难道能通过支付宝那点利息变的有钱吗?
 
很显然,不可能。
 
那这篇广告就成了赤裸裸的刺激用户了。
 
只是触及“痛点”,却不能帮用户解决“痛点”的营销,就是站在用户的对立面上,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始终站在用户这边,就是我要说的营销的第二大真理。
 

4


让我们把目光再挪回到这次问题本身,外卖员的困境,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其实我们从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外卖巨头的竞争发展历史,可以找到一些头绪。
 
2017年上半年,饿了么、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1.7%,41%。
 

中国的外卖市场处在楚汉争霸,双方平分天下的局面。


2017年8月,饿了么正式并购百度外卖,合并后的市场份额一下子就冲到54%,为了一口气打垮美团外卖,支付宝首页还接入“饿了么”的入口。
 
但是让饿了么想不通的是,美团外卖的份额还是在不断的上涨。
 
2019年,美团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了64.6%,饿了么下滑到35.4%。
 
而问题正是出在了造成外卖员困境的元凶——算法身上。
 
饿了么的底层技术平台,一开始是几个交大大学生从0开始搭建起来的,系统的扩张性不足。
 
而且在地推和人员管理上的经验也不足,饿了么的每单成本,很显然比美团要高。
 
美团作为掀起外卖平台“百团大战”的幕后黑手,在成本运营、补贴管控、地推管理、高管心智上,比饿了么更加优秀。
 
饿了么在抵抗不住后,寻求到了阿里的支持,但美团这个强敌背后站了个大佬,那就是腾讯。
 
支付宝给饿了么接入入口,“社交皇帝”腾讯同时也给美团流量支持。
 
大家谁也不虚谁。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O2O算法开始发挥作用。
 
为此,在2018年还有过一个小新闻,我记忆特别深刻。
 
当时美团调动了大量的算法工程师进行研发,而且在关键时刻向腾讯求援,腾讯技术团队也加入进来,加了一个月的班,有的工程师加完班直接晕倒送进了医院。
 
而新算法系统带来的结果很明显,美团外卖的每单浮亏明显比饿了么要低,以至于美团外卖给骑手的工资和补贴,逐步比饿了么要高。
 
这也是美团骑手都强调“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想干”的根本原因所在。
 
算法让美团外卖送的更快,用户更喜欢点美团,进一步让美团的订单成本更低,让美团能给外卖骑手补贴更高。
 
可以说是算法让美团弯道超车,后发制人,战胜饿了么的头号功臣。
 
也是让外卖员能送的更快,送的更多,能挣更多钱的衣食父母。
 
但是算法对于外卖骑手来说,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5


中国的外卖行业已经进入了只有两家巨头的寡头竞争时代。
 
网络外卖行业已经出现十年多,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乡镇县,可以挖掘的增量需求都基本上被挖掘殆尽了。
 
面对停滞的增量,如何战胜竞争对手呢?
 
最优解就是利用算法提升自己的效率,降低自己的成本。
 
算法对于配送的优化和提升,不光吸引到了更多的客户,而且让原本1天只能配送50单的外卖员现在可以配送100单,整整增加了一倍。
 
这就是算法的恐怖之处。
 
但是配送的单量翻倍了,会带来骑手收入的翻倍增长吗?
 
会增长,但显然不会是翻倍的。
 
生产效率的提升会带来平均每单收入的下降,其中别忘了企业自己也要盈利。
 
所以,骑手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不得不陪着平台和用户一起加速、加速、再加速。
 
就像一个经典理论:“囚徒困境”。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进了监狱,互相不能沟通情况。
 
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因为证据不足,每个人都只要坐一年的牢。
 
但是其中有一人揭发,而另一人保持沉默,那么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但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
 
如果双方互相揭发的话,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
 
由于囚徒都很难相信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保守沉默。

饿了么和美团乃至外卖员,现在就是处在这样的囚徒困境之中。
 
其中也有用户的助推。
 
毕竟用户对外卖员的同情归同情,到头来还是要去看哪一家平台送的快,哪一家的外卖更便宜,我就去用谁的平台。
 
在这种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情况下,饿了么和美团谁都不敢率先降低对于配送时间的要求,因为如果对方坚持,那么自己就会一点点被消灭掉,被用户所抛弃。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两家继续“加速”,外卖员也依然陷在和时间赛跑的困局中。
 

6


那谁能真正的帮助饿了么和美团摆脱这种疯狂的竞赛呢?去帮助外卖员走出跟时间赛跑的困局呢?
 
短时间来看,靠行政的监督。
 
配送时间的恶性竞争对于公众交通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政府监管可以打破两家平台的囚徒困境。
 
谁都不允许违反交规,那平台对于配送时间的要求,自然会回归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上来。
 
为什么说监管只能短时间的解决问题呢?
 
因为决定企业的是用户和市场。
 
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监管带来的必然是外卖员配送效率的下降,而这带来的必然是用户体验的下降和不满,平台运营成本会上升。
 
最终平台出现亏损,外卖员收入的降低,也会逃离平台。
 
所以外卖员迫于维持收入的压力,还是会主动的进入到这个和时间赛跑的困局之中。
 
最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还要期待更为全面、更为人性化的算法出现。
 
算法,既是将外卖员困在系统中的元凶,也是唯一能解救他们的天使。
特约译稿人 单仁资讯

2020.09.22-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报名参加体验课
  • 报名领取1980元营销课程
  • 公司
  • 姓名
  • 电话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