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深圳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目前虽并未全市推行,但力度显而易见。早在去年首批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名单就已出炉,可见我们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而环保作为一个概念,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也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因此在很多外行人的眼里,从事环保行业是非常容易取得成功的,毕竟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帮扶。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信息化时代,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好做的,同样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是侥幸的。就像广州希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曾经历过开业半年之久都接不到订单的困窘,但到如
前段时间,深圳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目前虽并未全市推行,但力度显而易见。
早在去年首批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名单就已出炉,可见我们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
而环保作为一个概念,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也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
因此在很多外行人的眼里,从事环保行业是非常容易取得成功的,毕竟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帮扶。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信息化时代,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好做的,同样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是侥幸的。
就像广州希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曾经历过开业半年之久都接不到订单的困窘,但到如今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这其中的曲折又有谁人知?
希洁环保总经理王广成在创业之初,只集结了一个七人的技术型小团队,可以看出希洁初期是想以技术在市场上立足、取胜。
得益于王广成之前从事多年的外企对员工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创业小队都是高学历、高技术型人才,因此技术、产品研发非常顺利。
卖方已经准备就绪,就等买方上门了。王广成以为产品都有了,客户自然就会有。
万万没想到,“东风”迟迟不来。
希洁团队对此疑惑不解,经过复盘,才发现,他们漏掉了商业运作中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销售。
由于创业小队一直从事后端工作,将技术放在了第一位,认为只有技术过关,一切都不是问题。
但却忽略了前端的布局,这是希洁的一个软肋,也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没有客户,意味着所有的技术、所有的产品都只是在自娱自乐罢了。
“创业的冲动逐渐演变为一种焦虑。”
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寻找客户成了当时最紧迫的事情。
但敢于从舒适圈中跳出来创业的人,都是爱折腾、也不怕折腾的人。
在大半年都没有订单时,王广成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第一全员转销售。
暂时停下技术研发,让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出去跑业务,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第二招聘业务员。
是招只懂销售的专业人员?
还是选择有环保相关专业基础的人才做销售?
对当时的希洁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但没有答案的难题。
创业者普遍都是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多年,全局意识都是在创业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碰壁、成长积累起来的。
王广成也是一样,在公司运行过程中他虽然意识到销售的重要性,但对于业务员招聘标准的界定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准则、没有培训,销售很难获得客户的认同,公司也很难获得业绩的增长。
两方面的尝试也并未打破无订单的状态,这种无处着力的感觉让王广成陷入了迷茫。
局面的好转是由于一个女孩。
一个从汽车售票员转型销售的互联网人才。
进入希洁后,女孩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是为公司开通了阿里巴巴诚信通。
第二是充满好奇、充满热情,如饥似渴地攫取相关知识。
第三是在各个免费推广平台上发布公司的相关信息。
如果说一个新员工的好学激发了希洁团队的学习欲望,那么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到的第一笔订单,彻底改变了他们对网络营销的看法。
也促使他们从传统线下获客转变为互联网获客。
网络营销的重要性就此凸显,王广成开始疯狂从外界汲取关于网络营销的养分。
老板都在努力学习新知识了,团队自然也要跟上。
王广成已经认定改变局面要从网销入手。
于是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去摸索网络营销的运作模式,去尝试互联网获客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途径。
虽然依旧是全员干销售,但是至少不再完全是一盘散沙,他们有了合作、分享的意识。
每个人都在多个平台上进行尝试,然后进行头脑风暴,分享各自的体验与心得,提出不同的改进措施。
今天我在哪个网站发了什么信息,询盘量一下子就上去了,那我们开个会讨论一下。
明天你在哪个平台看到了关于网销的小知识,我们可以组织一个会议一起学习。
这个网站我尝试过,效果很好,那个平台转化率不太好……
经验都是在反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虽然跌跌撞撞,但希洁在网络营销方面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业绩也在逐步上升。
遗憾的是,希洁虽部署了网络营销,调整了部分架构,却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人员分工不明确。
彼时的希洁基本上是全员销售,而且公司只有两台电话,客户打电话过来询盘,谁抢到就算谁的。
接到新订单后,则是全员备货、装货,人员分工不仅不明确,甚至可以说是混乱。
这样的做法在许多公司发展初期倒是很常见,但是希洁甘心一直这样小打小闹吗?
第二是学习没有系统性,知识纯靠东拼西凑,或者是灵光乍现的顿悟。
不经过系统化的学习与培训,造成希洁团队的确有成长,但是进度慢,而且结果不确定。
王广成已经确定了转型互联网的大方向,但对于如何系统化、流程化确确实实一头雾水,不光是学习系统化,还有营销体系化。
直到机缘巧合之下,王广成结识了单仁资讯,希洁团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框架的指导,进步也越来越迅速。
在一步步成长的过程中,希洁经过了两个转变。
创业初期希洁主攻的是技术,将营销放置一边,在经历大半年没开张的困窘后,发展重心转移为营销,而技术则被暂时搁置。
但在系统性学习后,王广成选择了两条腿一起走,技术和营销都不落下,并且都是主抓的重中之重。
为了平衡发展,希洁也采取了两个举措。
一方面,招兵买马构建完善的营销团队,另一方面,让技术人员全部回归钻研技术。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销售、客服、推广、技术都由专人负责,各自分工明确,一改之前无序、混乱的状态。
人员分工已经确定,自然就要开始运作,开始干大事了。
首先,搭建一个官方网站。
彼时所有环保企业的网站建设都是一个模板,以展示企业为主,但博而不精。
而王广成则是在牛商网做了一个营销型网站,围绕用户体验做内容,一切都是为了营销而设计。
考虑用户的需求,突出企业优势,展示出产品的卖点,节省了大量推广费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询盘量。
其次,将运营团队划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市场部、推广部和品牌部。
市场部负责分析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的特点和共性,为后续的个性化推广做铺垫。
推广部负责采取多样化输出推广内容,包括图文、短视频、问答等,大面积在互联网中铺设内容。
品牌部负责梳理、提炼企业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推广内容中,致力于打造“希洁”品牌。
营销体系的搭建逐步迈入正轨,技术跟产品自然也不能拖后腿。
让原有技术团队回归本职工作后,王广成还招聘了专业人才,共同研究新技术。
技术的研发是枯燥的,在实验室一呆就不知日夜,但也正是由于对技术的不懈追求,他们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获得了八项关于污水处理的技术专利。
技术团队在践行“用技术推动环保”的使命,而全方位全渠道的宣传与推广。
不仅将希洁对环保的理念与使命广而告之,更是联合卓越的技术,将希洁塑造成为了一个品牌。
经过多年的耕耘,希洁已服务超过100个行业、5000多个客户,而艾美特、美的、科龙、百威、雪花、五粮液、攀枝花水务集团等知名品牌企业和市政单位都成为了希洁的忠实客户。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波及。
反观希洁,不仅稳步前进,业绩更是达到了38.5%的惊人增长,居于行业前列。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在网络营销上的早早布局,即使是疫情期间,成熟的网络营销体系,也能让客户足不出户主动发现、找到希洁。
90%的客户都来源于网络,剩余10%则是老客户的转介绍。
可以说,这是希洁能够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是一个机会,也是一座可以让客户主动找到我们的桥梁。”
王广成直言,在某些时候,网络营销甚至比技术、比产品本身都更重要。
如今的希洁,早已将网络营销上升至公司的战略层面。
在数字化时代,同质化几乎是必然的,但谁先入局,谁深耕厚植于互联网,谁就占据了有利形势。
网络营销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而且市场瞬息万变,营销工具也在更显迭代。
我们要做的是紧跟时代,及时转换思维,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胜出。
互联网惠泽的更多是中小企业,正是凭借网络营销,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甚至频频出现“以小胜大”的奇迹,印证了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想要获取更多网络营销知识可以报名参加单仁资讯免费试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