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社群营销? 互联网时代,社群是营销渠道的推动力,当下及未来重要的营销方式之一就是社群营销。现在,很多明星已经开始逐步把粉丝社群化,企业老板们也陆续向这块领域进军。那么,如何才能将社群真正做起来,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加企业盈利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构建社群:1、社群预备:策划好活动政策、制定好微信群内成员身份分工:①群主:唯一的群管理人员。制定群规让每个群成员遵守,如发广告的踢出去;有节奏地发放红包,活跃群内氛围。②主持人:制造话题者,也是群内气氛引导者。③&ldq
如何进行社群营销?
互联网时代,社群是营销渠道的推动力,当下及未来重要的营销方式之一就是社群营销。现在,很多明星已经开始逐步把粉丝社群化,企业老板们也陆续向这块领域进军。那么,如何才能将社群真正做起来,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加企业盈利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构建社群:
1、社群预备:策划好活动政策、制定好微信群内成员身份分工:
①群主:唯一的群管理人员。制定群规让每个群成员遵守,如发广告的踢出去;有节奏地发放红包,活跃群内氛围。
②主持人:制造话题者,也是群内气氛引导者。
③“业主”互动小号:配合主人活跃群内气氛。
④嘉宾/老师:授干货,嘉宾主讲内容是社群成败的关键因素。
⑤助教:引导客户成交。
⑥群成员:吸引更多入群的客户。
2、如何建立门店社群?群定位是什么?
门店社群的最终目标是引导用户,进入实体门店,采用的是“线上引流,导入门店的模式”,一方面在运营中需要针对精准用户进行筛选,另一方面为门店活动和产品做预热。
社群怎么命名群:与门店名称有关联,如XX店免费抢红包,XX店500代金券免费抢,XX店店庆送大礼包,XX店老客户服务群…大型活动,一般情况下提前7天建群,小型活动的话3天建群就可以,然后就开始导人。每天不停地释放优惠名额,抢到的福利和名额,门店开业或者是活动促销期间进行兑换。
3、社群建好,如何拉人、引导客户入群
拉人第一波:建群拉人。先要求自己人、小号,以及一部分粘性高的现有客户。
拉人第二波:通过海报二维码,要求客户入群。朋友圈发布海报时间。一般早点7-8点,11-12点,晚上18-19点,文案图片组合发布,排版一张1张、3张、6张或者是9张,让版面工整。
拉人第三波:社群裂变。告诉客户帮忙发朋友圈,能享受XX福利和N折优惠,入群方式可以是单独微信加他审核。等群超过100人以后,我们需要改变策略,以主动拉人入群为主,群友发朋友圈辅助,这里主要采用群友邀请的方式,通过实惠利益诱导的模式。比如说群里到达150人,发150块红包;泛拉入3名伙伴入群的客户,给xxx优惠/政策等,这里可以灵活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用一些其他策略,如异业换群,买群等等,然后通过组织群活动筛选群内的精准用户,只要地域上满足精准性,就不需要顾忌太多。
这部分的工作,一定要注意几点要求:你让别人转发朋友圈的时候,站在顾客的角度上,文案是第三者的角度。拉人进来之后,群主需要发公告,如是发广告的踢掉,然后可以私下再发红包在拉进去。群内一律不回答问题,私下进行沟通。
4、营销关键点:社群拉好人之后,如何进行爆群?
销售提前1-2天拉客户进群,开始用群内微课的形式进行热场。
群主先动,引出主题:红包雨发起来。“不知道大家在不在,在的回复1。” 、“ 有请主持人上台”直接分享一段音乐,活跃群气氛。
主持人出场:继续红包雨,核心目标就是调动群内互动的气氛。在嘉宾出场之前,要先把群弄得热闹。群主持主张的角色,可以是“门店最近想要回馈客户,策划了一些优惠活动“。对此,最好事先做几个互动的话题问答,如老师叫什么名字,此次线下门店在哪里?等,对于答对的前5名单独发红包。还可以定时定点发红包,增加全群在线关注度,最后再隆重地介绍嘉宾登场。
嘉宾/老师登台:目的就是利益升级。现今大多采用微课的模式,通过PPT截图,文字或语音直播,一般的授课流程:先抛出来疑问:XXX您们知道吗?发几个案例图片后,通过案例剖析别人的不足,尤其是一些竞品的缺点。然后再说,我们是考虑到大多数客户的顾虑,从而引出自己产品亮点 “我们的产品和服务XXX,来解决这个其他产品解决不了的问题”。 群活动最后阶段,公布门店线下的活动政策,到店赠品、优惠之类。群里先订先得,限定名额,鼓励客户报名预约。
5、门店活动做好预约和转化即可
活动结束后,需要添加客户微信,进行转化,后续也需要将活动当天的视频、图片发送到群里,引起群成员关注,继而开展下一次活动。
社群营销的关键策略
如何进行精细化的社群运营,需要从认知、输出、交互、裂变、转化等5个阶段入手,从而达成“流量”通往“留量”的道路。
1、认知:用户标签的梳理
如今的时代,你对用户的认知再也不能像微商那样,比如这个是“宝妈”,这个是“外企员工”,这个是“大学生”,这种认知过于粗放、低像素,且毫无意义。
对于用户的标签也是需要精细化梳理,更好的认知你的用户群体,才能摸透他们的深层需求和潜在欲望,并对标签大致相同的用户进行同策略的运营,这是精细化梳理的必要性。
微信社会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品牌主能加直观的了解到用户的数据微粒,用户的爱好和品位你能从她的抖音点赞、淘宝浏览记录看出来,用户的消费阶层能从他各个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看出来,但也仅此而已。大数据时代是基于数据剖析得出来的用户画像,但冷冰冰的数据如果缺少人为的沟通参与,还是不够精准。
你对用户的标签需要细化到像素级别,比如“中产阶层老公是体制内员工自己在家带孩子有闲暇时间的宝妈”,比如“每个月生活费2000以内消费力一般但是喜欢潮牌的大学生”,比如“频繁出国办公喜欢免税店购买奢侈品的外企员工”。
在社群之中,你跟用户的沟通得出的信息是大数据无法做到的,用户的消费反馈也是如此,在数据上,用户的消费反馈往往是基于好评得现金、优惠券等,数据下的颗粒不一定可靠,也没有温度,说到底,数据只具有参考意义。
数据辅助下的人性化运营才是出路。
基于社群运营,你足够了解用户,能够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喜爱,能在他们的圈子“一呼百应”,达成一个小圈层的KOL,那么这个社群将极具长久的消费潜力,同时,大多数社群运营不是单个式的,可能十个甚至上百个。同时,社群营销的经验和模式完全是可复制的,这为更广阔的的消费市场开发提供了前提。
2、输出:持续、有吸引力的优质内容
通过群内分享、朋友圈图文、公众号等形式持续产出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并以此达成沟通是社群营销保持粘性的必要手段。
这种内容输出还是避免停留在长篇累牍、自说自话的地步上,还以沟通为前提,以干货、趣味性为核心,你需要吸引到社群内的用户关注到你,而不是看一眼就关掉,从此躺在聊天列表被关闭新消息提醒。
用户感兴趣的、趣味性段子、搞笑抖音视频、社会时事、明星热点、股票、育婴心经,针对用户画像所对应的的各个领域去进行内容推送,并积极引导沟通和反馈,制造话题量和社群热度。
3、交互:深耕垂直细分领域
在梳理用户的颗粒化画像后,如果产品不是针对细分领域,那社群营销也要往垂直化走下去。人们对于圈子的看重以及兴趣圈层的下沉,需要我们的营销跟上这个势头:往深度走,不要停留在表层的营销自嗨,愈发垂直化的营销愈能深度圈层用户。
营销早已过了粗放化增长的时代,大投放、广推送早已过时,面对营销信息,一个方面是人们会自觉抵触和抗拒,另一方面是,营销没触及到自己圈层喜好。
社群营销是一个精细化的社区,不同的圈层位于不同的社区,你找到他们的兴趣洼地,并以此为方向去展开“软营销”,控制推送频率、把握社群气氛,都是需要人为去感知并操纵的,及时根据社群的反馈进行调整也是必要的。
4、裂变:小程序式碎片化应用
有一个数据是,古人的一生之中,大脑要处理173G的数据,但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居民,每天网络上处理的信息量就至少达到了5G。照此推算,也就是现代人每月处理的信息量就超过古人一生要处理的信息量总和。
信息爆炸时代,人的注意力越发碎片化,上班之外的闲暇时间,被直播、抖音、VLOG、B站、手游、微博、端游、饭局、KTV等占据地满满当当的,你很难抽出时间去照顾长时间的信息媒介。
有数据显示,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不超过8秒。所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风靡寰宇,我们做社群营销也是如此,讲究一个“耗时短”,不要占据用户太长时间,以“快”来导致转化,碎片化的内容和应用就相当有必要。
特别是在朋友圈诱导分享彻底死去的微信生态下,碎片化应用对应的就是小程序,同时,小程序是新生态下达成裂变的唯一方式。做好内容和小程序的联结,让用户将信息以小程序的载体裂变传播到其他社群,就能源源不断的达成流量截获和转化。
5、转化:持续占领用户心智
社群的转化从来都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过程,社群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潜移默化的占领用户心智,并持续性的达成转化和复购,在群体的从众行为中,几个人下单会扩散成几十个人下单,最终形成几百人下单的场景。
根据E.S.刘易斯提出的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模型AIDMA,消费者从接触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这个五个阶段:引起注意、引起兴趣、唤起欲望、留下记忆、购买行为。在如今,冲动式消费越发稀少的情况下,更聪明的用户学会了“观望”,特别是在社群之中,“先看下其他人的使用心得和体验,再下单购买也不迟”是大部分人的心理状态。
另外在《增长黑客》一书中有提到,消费者从接触产品,到最终完成转化之间,平均需要经过七次重复提醒。
那么,在社群之中进行的沟通,反复以隐晦的方式提醒到用户,告诉他们“产品的亮点”,反复提及后,消费者心智中对产品熟知度慢慢被培养出来,那么用户就开始逐渐被转化,在后续其他社群成员在群里分享的产品体验,又是一次次的“重复提醒”,更加能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消费者决策。
社群流量的广阔天地,精细化运营大有作为。从认知到输出,到交互,到裂变,再到转化,这是社群营销之中精细化运营之道,也是从“流量”过度到“留量”的必经过程。
想要获取更多网络营销知识可以报名参加单仁资讯免费试听课程。